-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个体社会资本在下降吗??—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变迁趋势分析
李晓光郭小弦
提要:本文聚焦于个体社会资本随着宏观社会进程和微观生命历程而变迁的趋势,基于三期“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数据,构建了社会资本的年龄—时期—世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社会资本随年龄增长呈倒U形变化趋势。第二,从1999年到2014年,个体社会资本总量随时期稳定上升,但从家庭转向工作场域。第三,不同世代的早期成长环境对个体社会资本构建有深远影响,1948年及以前世代处于较高水平,1949—1977年世代明显下滑,1978年及以后世代迅速回升。以上结论对理解转型社会中人际交往模式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资本变迁趋势年龄效应时期效应世代效应
社会资本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经典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人们的求职行为和地位获得(Granovetter,1973;Linetal.,1981;Bian,1997)。无论在经历了重大技术变迁的美国(Granovetter,1995),还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Bian,2018),社会资本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那么,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类型,社会资本的存量本身是否会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对此,这一领域的理论先驱们都曾作出预测。例如,林南(2005)认为,与人力资本相比,个体社会资本随时间推移而累积的速度将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瓦茨(2011)也指出,个体之间的网络是持续演化、不断自我调整的。科尔曼(2008)则认为,社会资本的创造、维持、消亡与社会系统的封闭性和社会结构的稳定性等有关。这些观点预示着社会资本并非一成不变,它的产生和累积是一
?本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7XJC840002)和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专项基金(2021-
GMG-038)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在修改过程中得到了边燕杰、陈奇、程诚、李姚军、李颖晖、陶林、王
建、尹虹潘等学者的建设性意见和帮助,也得益于匿名评审专家的宝贵修改建议,在此一并致谢。文责自负。
179
社会学研究2022.5
个动态演变的、存在生命周期的、受社会结构制约的过程。
然而,当前实证研究对社会资本的变迁趋势判断不一,甚至暗含着与现实生活相悖的结论。首先,从宏观层面的时期进程来看,美国社会不仅个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开始下降(McPhersonetal.,2006),集体层次的社会资本也呈现下降趋势(Putnam,1995)。英国和澳大利亚在过去几十年同样经历着集体层次社会资本的衰减,但瑞典、荷兰和日本则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上升(吉登斯,2009;帕特南,2014)。当我们聚焦到中国社会的个体社会资本变迁时,学界也未形成一致结论。早前曾有学者认为关系或社会资本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衰减,而在改革开放后再度兴起(阎云翔,2000;杨美惠,2009);但近期也有学者发现,伴随着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资本的累积和作用呈现下降趋势(张爽等,2007;刘国亮、李娜,2011)。其次,从微观层面的生命周期来看,大量实证模型显示,社会资本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黄荣贵、桂勇,2010;邹宇春、敖丹,2011;边燕杰等,2012;边燕杰、郝明松,2013)。那么,社会资本真的在下降吗?这是我国社会转型中关于社会交往和个体联系性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聚焦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个体社会资本存量的动态变迁趋势。从理论上讲,个体社会资本的变迁既可能来自生命周期的变化,也可能源于宏观社会进程的变化,因此,如何区分社会资本变迁的不同时间趋势显得尤为重要。林南(2005:1)在《社会资本》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社会学是研究行动者如何对社会关系进行选择的学科……社会学的中心任务既要分析行动又要分析结构:结构提供的机会与约束下的选择行为”。基于此,本文将社会资本的演变趋势置于微观生命周期和宏观结构变迁共同构成的年龄—时期—世代分析框架中,探讨三个问题:第一,个体社会资本随着年龄增长呈现怎样的变迁趋势?第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资本存量?第三,自1930年以来,我国经历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对不同世代群体的社会资本构建烙上了怎样的历史痕迹?我们将基于这三种变迁趋势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使用三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