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二单元总结;大单元结构导图;政治;经济;文化;1.夏商周的更替和启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续表);2.西周的分封制(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社会等级;3.商鞅变法及其影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内容;内容;4.百家争鸣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姓名;姓名;5.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出现铁器、牛耕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由青铜时代开始走向铁器时代,铁制工具的出现,提高了劳动效率。而牛耕技术的出现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用牛代替人来拉犁在当时是一项先进技术,将拉车的牛用在农业生产上拉犁是一种创造,是农业动力的革命。因此铁器、牛耕的出现使生产力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6.鼎的象征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鼎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发展为传国重器,代表政治权力。商周时期,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礼器,各级贵族在祭祀时使用礼器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同时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7.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的主要区别(历史解释)
(1)目的:春秋时期诸侯多为了称霸发动战争,西周时期的礼制还没有遭到彻底的破坏,最典型的就是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没有在楚军渡河的时候对他们下手,而是遵照了礼法,等楚军渡河后再开战。战国时期诸侯发动战争多为了兼并土地,消灭其他诸侯国。
(2)规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规模相对较小,战国时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出现。;做历史选择题巧用“五排法”;【例】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井田制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确???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旧制度、旧统治秩序逐步瓦解;分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说明当时周朝旧制度、旧统治秩序逐步瓦解,故选D项。井田制、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与楚国国君自立为王无关,排除A、C两项;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故选D项。;一、单项选择题
()1.《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尚书·多士》记载:“殷革夏命。”而20世纪50年代末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中晚期,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学依据。这说明
A.三重证据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B.考古是探寻历史真实的唯一途径
C.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缺失
D.考古发现可以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佐证;()2.卜辞中常见商王组织或亲自参与各项生产活动的记载,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癸未卜,有祸百工。”这反映了,商代
A.神权对王权的支配 B.国家对经济的重视
C.小农经济占据优势 D.卜辞左右社会生产;()3.《尚书·牧誓》记载,当年武王伐纣,在发起总攻前以“西土之人”统帅的身份,“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举行隆重的战前誓师动员大会:历数商纣“暴虐百姓”“奸宄商邑”的无道、失德行径,称自己的伐商之举是“惟恭行天之罚”。周武王此举意在
A.依靠血缘宗法维护统治 B.构建海内一统的理想蓝图
C.借助天命实现政治认同 D.消除社会底层的敌对情绪;()4.(2022昆明)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5.(2022苏州)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6.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晚商大墓,号称“江南商代第一墓”。墓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中虎纹最为亮眼,前所未见。右图中的伏鸟双尾虎更是把虎的艺术形象和对虎的崇尚表现到极致。据此可判定?
A.南方逐渐成为青铜文化中心
B.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虎纹正日益成为王权的象征
D.青铜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8.春秋三百年间大小千余次战事,造成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惨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但是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对这段历史却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共29张PPT 内嵌视频)(含音频+视频).pptx
-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共3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29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3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含音频+视频).pptx
-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19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习题课件(共1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2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习题课件(共3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共2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0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含音频+视频).pptx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习题课件(共3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件(共24张PPT)适用WPS打开(含音频+视频).pptx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共1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2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复习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件(共15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3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