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酢浆草科.docx

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酢浆草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CCSB16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213—2025

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酢浆草科

2025-04-22发布2025-08-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305/T213—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与农村能源工作站、腾冲市农业环境监测与植保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薇、杨春玲、杨磊、邓琳、尹晓青、杨桂芳、龙济芝、于卓立、段修安、罗薇、李佳蓉、杨京波、黄碧芬、杨明彬、邵革贤。

1

DB5305/T213—2025

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酢浆草科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外来入侵酢浆草科植物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调查监测、防治措施、有机产品及绿色食品产地、防治效果检查。

本文件适用于酢浆草科宽叶酢浆草、红花酢浆草、紫叶酢浆草防治。酢浆草科外来其他植物的防治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HJ/T80有机食品技术规范

LY/T2422薇甘菊防治技术规程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2530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刺萼龙葵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酢浆草科

酢浆草科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个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极少为灌木或乔木。保山市主

要有宽叶酢浆草、红花酢浆草、紫叶酢浆草三种,形态特征详见附录A。

3.2

鳞茎

鳞茎是许多种子植物,特别是多年生植物在休眠期间的一种特殊茎形态,内贮藏极为丰富的营养物

质和水分。

4危害特性

4.1繁殖力强,主要以鳞茎母球产生子球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鳞茎子球可随土壤的扰动和翻耕进行

传播,1年可以繁殖多代。

4.2危害生境类型多样,以农田、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园林地以及苗木种植地发生较为普遍,喜

2

DB5305/T213—2025

湿耐荫;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不同肥力和不同质地的土壤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4.3入侵和定植能力强,入侵后能形成优势群落与作物争水争肥,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受害作物包括

玉米、大豆、烟草、马铃薯、辣椒、番茄、大蒜等粮食、蔬菜作物。

5调查监测

5.1监测方式

按照NY/T2530的规定,采取样方法或样线法监测调查。

5.2监测内容

调查酢浆草科植物发生面积、发生动态、分布扩散趋势、生态影响、经济危害等。掌握酢浆草科植

物发生动态,防范传入或扩散,为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5.3发生等级划分

根据酢浆草科植物的覆盖度(样方法)或频度(样线法),将酢浆草科植物危害分为3个等级。——1级:轻度发生,覆盖度或频度<5%。

——2级:中度发生,覆盖度或频度5%~20%。——3级:重度发生,覆盖度或频度>20%。

5.4成灾等级划分

酢浆草科植物发生程度为重度发生的,划定为成灾等级。

6防治措施

6.1防治原则

6.1.1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监测预警,防止酢浆草科植物向未发生区传播扩散。

6.1.2轻度发生时,以物理防治为主;中度发生时,以化学防治为主;重度发生时以机械防治结合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防除。

6.1.3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技术,将酢浆草科植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以下,并避免或力求

减少对经济的损失和环境的危害,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6.1.4农田实施酢浆草科植物防治,应选用在对应种植的作物上登记的药剂,药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

6.2农业防治

6.2.1加强植物检疫。

6.2.2深埋25cm以上,减少萌发率。

6.2.3苗期完全覆盖土层、杂草或秸秆,抑制植物体的光合和呼吸作用。

6.3物理防治

6.3.1防治时期,营养生长期。

3

DB5305/T213—2025

6.3.2零星发生的,采用人工拔除或锄除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置,破坏植物体繁殖形成的最佳时期,减少鳞茎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