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李白诗歌鉴赏唐代诗歌的璀璨明珠,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作品豪放不羁,想象丰富,语言瑰丽,至今仍广为传诵。他的诗歌如同一泓清泉,流淌千年而不衰;如同一轮明月,照耀古今而常新。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上,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课程将带领大家走进李白的诗歌世界,感受诗仙豪迈奔放的情怀,领略盛唐气象的壮丽与辉煌,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课程目标了解李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全面认识李白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渊源,建立对诗人的整体认知掌握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理解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把握其诗歌创作的本质特征分析李白代表作品的思想内涵深入解读李白经典诗作的内容与形式,探究其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通过多元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水平和人文素养
课程大纲李白生平与时代背景详细介绍李白的生平经历、成长环境以及盛唐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的时代土壤。诗歌风格与艺术特色分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语言艺术、创作题材及成就,揭示其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代表作品赏析精选李白的经典诗作进行深入解读,包括《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静夜思》等名篇。创作影响与历史地位评价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探讨其诗歌的永恒价值和现代意义。教学活动与实践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包括朗诵、创作、表演等,促进学生对李白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李白生平概述生卒年与字号李白约生于701年,卒于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太白取自金星名称,象征他的文学才华如天上明星般璀璨。籍贯与出生地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祖籍为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五岁时随父亲迁居蜀地。文学成就与称号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白居易等人并称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诗歌风格诗风豪放不羁,想象丰富,语言瑰丽,现存诗歌作品九百余首,内容涵盖山水、边塞、饮酒、送别等多种题材。
少年时期(701-720)早年生活五岁随父迁居绵州(今四川江油),在蜀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博览群书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广泛阅读经史子集与诸子百家游历山水早期游历蜀中名山大川,培养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情趣李白少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他自述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表明他年少时已具备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一时期,道家思想对李白影响深远,形成了他崇尚自由、追求逍遥的人生观。少年李白志向远大,不甘平庸,他立志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这种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漫游时期(720-742)离家远游二十五岁时离开家乡,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漫游生涯广阔足迹足迹遍及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跨越大半个中国结交文友结交贺知章、孟浩然等文人墨客,切磋诗艺,扩展人脉声名远播文名日隆,李白一斗诗百篇的美誉广为流传这段漫游时期对李白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旅途中的山水风光、民间风情、历史遗迹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丰富素材。他不拘礼法、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也进一步塑造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在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艺术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歌开始广为传颂,声名远播,为他后来入朝做铺垫。这段经历也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使他的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
仕途生涯(742-744)入朝经过唐玄宗开元年间,李白凭借卓越的诗才和广泛的声誉,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成为宫廷诗人。这是李白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据传,是贺知章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贺知章读了李白的诗后,惊呼仙人也,为李白诗仙称号的由来之一。宫廷生活在宫廷中,李白备受唐玄宗赏识,常应诏即席赋诗,他自述金銮殿上唱鸾歌,赐披绣袍御手擢,显示当时的荣耀。他为唐玄宗撰写过多篇颂扬太平盛世的诗文,满怀对理想政治的期待。然而,宫廷政治的复杂和权臣的排挤,使李白的仕途之梦很快破灭。在宫廷中仅仅两年,李白就选择了离开,重返自由的漫游生活。仕途生涯的短暂与挫折,使李白的诗歌创作增添了一层复杂的情感色彩。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成为他后期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段经历也使他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他后期更加成熟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晚年生涯(745-762)继续漫游离开长安后,李白继续过着漫游山水的生活。他游历了大江南北,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他的足迹遍及今天的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与许多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投奔永王李璘幕府。后来永王李璘谋反失败,李白因此获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一带)。这段经历给李白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但也激发了他创作了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