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2.粘接与铆接作业完成(1)处理已固化的粘结剂的(2)空的粘结剂筒也作为废物进行处理(3)粘接剂筒胶枪复原归位(4)现场5S处理任务三铝车身校正与修复1、铝车身前端碰撞损坏修复(1)夹持固定事故车身1)准备整形、拉伸工具及夹具2)连接校正台的气源、电源3)将事故车辆牵引到铝车身矫正平台4)使用夹具夹持并固定好车辆警告:事故车辆固定稳妥之前禁止对车辆进行拉伸和整形作业。任务三铝车身校正与修复(2)拉伸车身凹陷及变形部位1)拉身前拆除车身相关零部件2)按车身维修手册将车身拉伸恢复到原车数据3)对损伤轻微的板件进行整形,并将凹陷变形板件修复平整4)对车身严重损伤处采取多次拉伸恢复,并及时测量车身尺寸以确保事故车的维修质量。(3)切割左前翼子板内板1)切割板件前测量原车相邻的车身尺寸数据2)切割时用纸胶带或水笔做切割线记号,以保证切割的准确性3)使用气动切割锯为宜提示:切割铝车身板件不可用氧-乙炔或等离子弧切割设备,否则会造成车身板件的二次损伤变形或更严重的后果。(4)拆除弹簧支座及相关部件1)拆开点焊胶粘连接提示:由于焊点表面可能硬化,必要时用砂轮机或砂纸磨削。2)拆开铝合金板件的粘接连接提示:用热风枪加热粘接剂连接处。3)拆开弹簧支座的铆接连接,用冲子和风动枪钻去除铆钉。4)移除翼子板裙板及相关部件(5)拆除车身左前侧边梁1)拆除车身左前侧边梁周围相关部件2)拆除粘接连接3)拆除铆接连接4)按车身手册技术要求切割左前侧边梁5)移除车身左前侧边梁及相关部件(6)清理粘接和铆接板件连接面,如图7-64清理粘接面污物1)拆除车身前部需更换的金属板件2)拆除相关的螺栓、橡胶、塑料等连接件3)用铲刀清除原车身的粘接剂4)研磨机或砂带机打磨原车身的旧漆层(7)清洁车身粘接面1)用不锈钢钢丝刷去除原车身的氧化物膜。2)用异丙醇、丙酮或酒精等清洁原车身的粘接面3)用火焰表面涂层(8)新板件粗切割1)根据车身修复技术要求确定需更换的板件2)根据车身维修手册测量需更换板件的尺寸3)按车身尺寸技术要求进行粗切割。(9)车身连接处涂敷粘接剂1)将粘结剂筒装入胶枪中,取下盖子后排出两种粘结剂成份。2)挤出约10cm长度的混合粘接剂,然后在粘结面的一面涂敷混合粘接剂。3)涂敷粘接剂时匀速进行,保证整个粘接面都有粘接剂(10)新件涂敷粘接剂1)将粘结剂筒装入胶枪中,取下盖子后排出两种粘结剂成份。2)挤出约10cm长度的混合粘接剂,然后粘结面的一面涂敷混合粘接剂。注意:不可使用压缩空气驱动的粘接剂胶枪。(11)安装左前侧边梁1)安装前对安装部位的各个车身尺寸进行测量2)测量完成后对拼接部件进行定位安装,粘接面应相互垂直提示:拼接时应缓慢慢加力,防止产生位移;安装时用手托住拼接部件,使结合部位紧密贴合(12)铆接粘接处板件1)选择大小、尺寸合适的铆钉2)使手动铆钉枪或气动铆钉枪进行铆接作业。3)铆接时,铆枪应紧密锁紧铆钉,并与铆接位置呈垂直角度。(13)夹持固定粘接、铆接板件1)用万能大力钳或夹具夹持粘接和铆接部位构件2)夹持时调整好大力钳的闭合度,然后锁紧大力钳调整螺母进行夹持固定,保证粘接剂在固化期内板件不会产生位移(14)定位、测量、切割右侧边梁需更换部件1)对更换的新件进行定位2)对更换的新件进行测量3)对更换的新件进行切割提示:新件的切割、定位作业应按铝车身板件的技术要求进行(15)拼接右前侧边梁新件1)拼接新件前先定位、固定2)铆接连接新件3)焊接连接新件4)涂敷密封胶提示:铆接按照铝板铆接工艺进行,焊接按照铝板搭接焊和对接焊技术要求进行。(16)安装相关部件1)铆接安装翼子板内板2)铆接安装翼子板裙板3)铆接安装翼子板裙板内板4)铆接已经整形修复的板件(17)焊接新钣件1)准备铝板焊机2)固定焊接板件3)按铝合金板件焊接技术要求完成焊接作业4)焊接完成后及时检查是否有焊接缺陷(如焊道裂纹、凹陷、气孔、飞边、咬边等)(18)密封防锈处理,涂抹底漆及密封胶1)涂抹车身防锈底漆2)涂敷密封胶提示:所有焊接过的、铆接或粘接的部位均需涂抹密封剂和防锈底漆。(19)检查结构件装配间隙1)检查粘接剂是否已干燥2)检查粘接面是否有间隙3)检查结构件铆接处是否有间隙或其它现象出现4)检查板件焊接部位是否有异常现象(裂纹、气孔等)5)根据车身尺寸图测量车身前部尺寸和车身其它可能产生损伤部位的尺寸(20)安装车身零部件1)安装发动机系统部件2)安装线束3)安装水箱4)安装空调系统部件5)安装刮水器、安装前照灯6)安装前围、保险杠7)安装发动机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