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本部岗位公开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2025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本部岗位公开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本部岗位公开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

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国分成东部、西部、中部和南部四大经济区

B、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

C、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左右

D、我国大陆海岸长达1.8万公里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A项错误,在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中国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所以四大经济区应该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

故正确答案为A。

?

2、下列选项中,能够在相关主体间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有______。

A、夏某在树林中张网捕鸟被路过的行人刘某制止

B、肖某在邻居必经通道上堆放砂石被邻居钱某要求清理

C、陈某以违法冻结存款为由要求工商局赔偿经济损失

D、洪某眼见廖某倒在路旁而不施救,后廖某因抢救不及时死亡

E、孙某带邻居朱某4岁的儿子在公园玩耍,孩子被流浪狗咬伤

正确答案选项:BE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知识。

民事法律关系,指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A项错误,夏某捕鸟的行为被刘某制止是事实行为,该行为不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B项正确,肖某的行为侵害了钱某的正常通行,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C项错误,工商局是行政机关,冻结存款的行为是行政行为,因此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D项错误,洪某没有义务求助廖某,廖某与洪某之间不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E项正确,孙某带邻居朱某4岁的儿子在公园玩耍,就存在监管义务,保证朱某的儿子不受伤害,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E。

?

3、“抓住了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就抓住了行政根本。”这里“行政根本”主要指:

A、政府的行政职能

B、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

C、政府的为民宗旨

D、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这道题比较简单,“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全都是围绕人民,体现的就是政府执政的为民宗旨。

故正确答案为C。

?

4、下列选项中,不是生命体共同特征的是:

A、新陈代谢

B、光合作用

C、生长和繁殖

D、遗传和变异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其中的化学变化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一切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故属于生命体共同特征。

B项错误,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或部分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而除了绿色植物或部分藻类外,其他生物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属于生命体共同特征。

C项正确,一切生物都可以进行生长和繁殖,故属于生命体共同特征。

D项正确,遗传就是子代在这个连续系统中重复亲代的特性和特征(性状)的现象,其实质则是由于亲代所产生的配子,带给子代按亲代性状进行发育的遗传物质──基因。相同的基因规定着生物体发育相同的性状,于是表现为遗传,体现了生物界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因为基因在世代延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在此时或彼时发生结构的改变。结构改变了的基因使生物体发育不同于改变前的性状,于是出现了变异(可遗传变异)。一切生物都可以进行遗传和变异,故属于生命体共同特征。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于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的实施要体现道德诉求,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

B、德治弘扬的是礼让精神,应尽量采用道德手段解决法律纷争

C、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才能切实提升社会的道德素质

D、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的约束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正确,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中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法追求良法之治,法律中已包含了道德的标准,它对社会主义道德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所以法律的实施要体现道德诉求。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广,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

B项错误,法与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调整社会关系。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各具优势,且形成互补。所以,解决纷争既要使用法律手段,又要使用道德手段,因为法律与道德有其相应的适用范围,并非要尽量采用某一种手段解决纷争。

C项错误,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的调整范围相比较道德而言小。提升社会的道德素质可以靠教育、靠道德宣传等手段,并非通过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才能切实提升社会的道德素质。

D项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合闸的电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行业耕耘多年,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