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表达技巧.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系列复习三——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

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类别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3掌握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学习目标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借古喻今描写: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衬托(动静、虚实、明暗、高低、色彩、渲染)点面结合

01、比兴:渲染或引起下文02、比喻:形象具体03、比拟:生动形象04、对偶:整齐含蓄05、对比:鲜明突出06、双关:含蓄委婉、趣味07、夸张:浪漫、突出、增强感染力08、借代:简练含蓄09、互文:言简意赅10、反问设问:承启深化、强调11、反复:强调突出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比兴/用典/对比(古今、色彩、远近、高低)衬托(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渲染/烘托象征/托物言志欲扬结合想象/联想

结构技巧诗歌构思的技巧:首尾照应过渡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深入伏笔等先总后分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提问方式1.该句(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直接提问2该句联诗是如何描写景(表达情)的.3.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表现手法、结构方面、情和景的角度)赏析……句(联)4.某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村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此诗中间两联的写景用了多种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此联写景运用了拟人、动静结合、高低错落、色彩映衬等多种表现手法。(2)“万壑有声”“数峰无语”,有声有静,高低有致将千山万壑写活了;另外“胭脂”和“白雪”色彩映衬,绚烂多彩。(3)这一联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写出了深秋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营造了绚丽多彩富有诗意的意境。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演练体悟【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晓至湖①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衬托(步骤一),以“有声”衬“淡无影”之静景,衬环境之静幽;近景“折苇”与远景“遥山”相结合,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步骤二)。近景与远景结合,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步骤三)。

总结解题步骤这种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某种的感情或(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宋)陈与义

1、点明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紧扣诗句解释此手法总结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和意境或作者情感相关)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步骤一)(步骤三)

课堂练习【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明手法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友人(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答:三、四句用了对写(曲笔或移笔与对方)的手法。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的更为深远。紧扣诗句解释此手法手法的表达效果(意境或情感)

课堂练习【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结;②用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来回答上文“情有几许”,结束全篇,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作业:导学案:课外拓展第6、7题

课外拓展诗的第三句

文档评论(0)

shao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