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对该现象原因分析最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商鞅变法的影响
C.战争频繁兵役沉重D“休养生息”政策推行
2.商鞅变法两次颁布《分异令》,强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旨在
A.鼓励发展小农经济
B。剥夺旧贵族的特权
C。培植新兴地主阶级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3.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农民失去氏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4.《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
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
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5.历史学家张荫麟在其著作《中国史纲》中写道:“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严禁此种陋俗
A。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形成
C.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D.彻底消除了宗法制的影响
6.《韩非子·定法》记载,“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这段材料表明
A。商鞅规定斩首多者可从事医生行业
B.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存在缺陷
C。商鞅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D。商鞅变法导致人们无法各尽其能
7.“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在当时的秦国
A.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B。法家思想备受推崇
C。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8.针对变法,秦孝公安排了一场辩论,保守派认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商鞅的驳斥主要反映了
A。历史进化的思想
B。唯心主义思想
C.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
9.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根据所学判断正确的是
A。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B。城市管理为唐宋所仿效
C。有利于城市商业有序发展
D。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
10.北魏太和年间,拓跋政权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十九年,北魏政府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由此可知,北魏政府
A.改变了选官方式
B。提高了官员俸禄
C。打破世族对官员的垄断
D.积极向汉族官制靠拢
11.据《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据此可知,鲜卑贵族改姓有利于
A.在全国推广汉语
B.在全国推广汉服
C.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促进民族融合
12.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由此可知,孝文帝迁都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寻求与汉族地主合作,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B.减少保守势力对改革的阻挠
C。推进改革进入新阶段
D.摆脱柔然的骚扰,保障政治中心的安全
13.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明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学业复习:第单元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x
- 高明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学业复习:第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ocx
- 高明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学业复习:第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docx
- 高明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学业复习:第一周末第一、二单元测试.docx
- 高明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学业复习:二选择题.docx
- 高明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学业复习:三练习题.docx
- 鸡泽县第一中学1高三英语一轮复习题:Book.docx
- 鸡泽县第一中学2高三上学期单元检测数学(文)试题2.docx
- 鸡泽县第一中学2高三英语一轮复习题:Book.docx
- 鸡泽县第一中学2高三英语一轮复习题:Book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