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北京顺义初三二模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全班同学分工合作,制
作一本班史、一本相册、一本留言簿,为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请你参与相关活动。
1.下面是班史“序言”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一张毕业照,一本留言簿,一箱沉甸甸的书,这就是我们三年来全部的财富。倘使有一张足够大的内
存卡,我会把这三年的时光都存储下来,分分秒秒,点点滴滴。______。
..
曾经在月下偷豆【甲】掘蚯蚓钓虾的“双喜”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突然间长大坚强的“杜小
康”。为了父亲的“背影”,为了门前的“台阶”,也为了“藤野先生”们批改过的一份份试卷,我们累
并充实着。
三年的时光我们匆忙走过。我们流过泪,却伴着欢声笑语【乙】我们踏着荆棘,却嗅得万里花香。我
..
们用勤奋和智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我们用梦想和青春编织了这温馨绚丽的初中生活。教室墙上的那
副对联“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丙】我们曾试图把下联对得更工整些,但至今仍没想出来。
所以,生命中注定是要有一些遗撼和没落,只有如此,生命才显得更完整,更强大。
....
(1)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存储”一词使用不当,因为内存卡只能存储数据,不能存储时光。
B.“荆棘”在这里指的是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C.“遗撼”一词中的“撼”书写有误,应该是“遗憾”。
D.“没落”有“衰败”的意思,用在这里不恰当,可以改为“失落”。
(2)在文段【甲】【乙】【丙】处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甲】、【乙】;【丙】”,
(3)填入文段划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一秒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分都有一张熟悉的笑脸;一点一画面,一滴一镜头。
B.每一分都有一张熟悉的笑脸,每一秒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一滴一镜头,一点一画面。
C.每一分都有一张熟悉的笑脸,每一秒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一点一画面,一滴一镜头。
第1页/共19页
D.每一秒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分都有一张熟悉的笑脸;一滴一镜头,一点一画面。
(4)有同学建议将画波浪线句子中的“藤野先生”改为“老师”,这样表意更明确。你赞成这种改法
吗?请谈谈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相册命名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你用楷书或行楷为相册题写这几个字。
3.请你围绕“同学情”或“师生情”,用上一组关联词语,在班级留言簿上写下你的留言。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4.______
(1)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
(2),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______
(3)古诗词中有很多蕴含哲理的句子。请写出你积累的古诗词中蕴含哲理的两句诗:“,
______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二)(共5分)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