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916—2021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规程
2021-07-28实施
发布
DB23/T291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俊江、王金生、刘庆莉、蒲国锋、王树林、马力、董德建、丁素荣、张淑
珍、徐鹏飞、张鑫、魏岚岚、王君、刘智颖、盖志佳、周东莉、任春华、于亚学、刘修林、徐晶、李德
龙、张俐俐、赵贵兴、毕伟伟、夏晓雨。
I
DB23/T2916—2021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少耕栽培技术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前茬与地块选择、轮作方式、前茬秸秆处
理、整地、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非低洼易涝大豆生产地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种子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在前茬作物秸秆碎混还田条件下,直接播种大豆的栽培技术。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15618的规定。
1
DB23/T2916—2021
宜采用玉米→玉米→大豆或玉米→杂粮(非豆科作物)→大豆等三年轮作。
7前茬秸秆处理
前茬收获的同时要粉碎秸秆,秸秆碎混还田时长度在5cm~10cm之间。
8
整地
大豆平作播种时采用在前茬秸秆还田后碎混深松整地;垄作播种时采用旋耕起垄。
9
播种
9.1
品种选择
按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比当地活动积温低100℃~150℃的抗倒伏、高产、优
质、抗逆性强的审定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规定。
9.2种子包衣
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病虫害种类,选用适宜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拌种包衣药剂应符合GB/T
8321和NY/T1276的规定。
9.3播期选择
当土壤5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8℃可进行播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地力水平、施肥量、降雨量和品种特性等具体情况确定播种密度。中南部地区
一般密度为20万株/公顷~25万株/公顷,中北部及偏北地区一般密度为30万株/公顷~35万株/公顷,
北部个别地区密度可为35万株/公顷~40万株/公顷。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10.1施肥部位
肥料应采用侧深施肥,施肥部位应在种侧5cm~7cm、种下6cm~10cm。
10.2施肥量
具体施肥量应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标准确定。做不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地块建议施氮肥(N)45公斤~
60公斤/公顷、磷肥(P2O5)60公斤~75公斤/公顷、钾肥(K2O)30公斤~45公斤/公顷。肥料使用应
符合NY/T496的规定。
2
DB23/T2916—2021
11.1中耕
在大豆苗期垄沟深松1次,深松7天~10天后,耕培土1次~2次。
11.2除草
宜采用封闭除草与茎叶除草的方法。封闭除草应在出苗5天~7天前完成,茎叶除草应根据具体苗
情及草情适时施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12
病虫害防治
12.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农药防
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12.2病害防治
霜霉病与灰斑病:可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防治;菌核病:可用腐霉利、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12.3
虫害防治
大豆食心虫:采用螟黄赤眼蜂和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或采用药剂熏蒸与喷雾法进行化学防治;地下
害虫:采用辛硫磷随种肥下地进行防治;大豆蚜虫:采用苦参碱、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13收获
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适时收获。
14生产档案
应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前茬与地块选择、轮作方式、前茬秸秆处理、整
地、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_T2933—2021_寒区规模化奶牛场粪污收集、贮存与处理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39—2021_东北山梅花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41—2021_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42—2021_良好农业(种植)管理评价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43—2021_龙榛果园营建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44—2021_水曲柳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45—2021_相变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91—2021_冷杉梢斑螟防治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92—2021_芦苇机械收获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93—2021_马铃薯机械中耕技术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17—2021_红皮云杉人工林修枝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19—2021_婚宴接待服务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20—2021_胶结土应用技术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21—2021_水曲柳2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22—2021_水曲柳腋芽微繁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23—2021_饲用大豆半干青贮加工与贮藏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24—2021_饲用大豆大田用种繁育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25—2021_饲用红三叶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26—2021_玉竹实生苗繁育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27—2021_知识产权咨询服务规范_黑龙江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