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河南省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请你完
善。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河南非遗数字人,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作为非遗数字化探索前沿的先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精心筹备的国内首个非遗
数字人(智能体)——河南非遗数字人(智能体)经过一个多月的内测运行,现在百度搜索精彩亮相。河
南非遗数字人(智能体)整体形象由AI技术生成,结合河南非遗特色,以河南豫剧中的经典人物花木兰
为原形(型),采用古风与科技的碰撞融(溶)合,经过不断优化训练生成。该形
象英姿飒爽、炫酷十足,将为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新体验。同时通过该创新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将助
力高校、非遗传习所、工坊等非遗专业机构借助河南非遗数字人智(能体),提高非遗传承、保护、研
究、创新等工作过程的效率,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方言的发展,请你根据提示,将时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在远古时期,华夏族在黄河流域活动,其语言逐渐融形成了原始华夏语,这可以看作是河南方言的
远古雏形。随着夏、商、周等王朝的更迭,中原地区的语言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东周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的雅言成为当时的标准语,对后来的河南方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隋唐时期,以洛阳话为代表的正音
被推广至全国,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北宋时期,汴梁今(开封)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进一
步巩固了河南方言的地位。历史上的战争、移民、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得河南方言逐渐分化为多个片区,
形成了今天中原官话和晋语等不同的方言分支。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关于河南卫视春晚节目《一扇百年》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
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一扇百年》选段由团队专门为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量身打造,导演组对舞蹈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
和再创作,以传承百年的扇铺为主场景,依托舞剧《一扇百年》的经典片段,打造年节前热闹的扇子柜
台,麦秆扇、羽毛扇、宫团扇、折扇等依次登场,把扇子的技艺之美和文化之美融入婉转欢快的江南舞蹈
之中。该舞剧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基础上,选择了在南京周园实景拍摄。,,,
,更加符合春节的喜庆氛围和观众的审美需求。
①使整个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力和视觉冲击力
②为拍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③这座充满深厚历史底蕴的园林
④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舞蹈所描绘的历史场景之中
4.为增强“绿书签行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河南省组织开展了以“护助健康成长拒绝有害内容”为主题
的2024年“绿书签行动”海报设计征集活动。下面是小组成员设计的A、B两幅书签,你更喜欢哪一幅?
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护助健康成长©
司
拒绝有害内容
注:两幅书签都以绿色为主色调。
5.小组成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河南是诗歌的故乡,方寸之间有故事,足踏之地有诗情。在文学的星空中,河南涌现出了大量著名诗
人,他们的名字被历代所铭记,他们的作品被历代所吟咏。在《卖炭翁》中,白居易用“①,
②”写出了卖炭翁极度反常、矛盾的心理,真实地反映出卖炭翁的悲惨境遇。在《望岳》中,杜
甫用“③,④”写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这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
峰的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