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05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109—2022
大豆对菌核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resistanceidentificationofsoybeancultivarsagainst
Sclerotiniasclerotiiinfield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310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家军、孟庆林、李易初、张瑞萍、马立功、于佰双、王广金、张必弦、马云
凤、李进荣、高明杰、刘秀林、王雪扬、刘鑫磊、王金生、任洪雷、张丰屹、何雯瑾。
I
DB23/T3109—2022
大豆对菌核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对菌核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流程、评价标准和技术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种质资源(品种/品系)对菌核病抗性筛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挑取分离的大豆菌核病菌的菌丝尖端,将其放置于新鲜PDA平板上,以获得新生菌落的方法。
将新鲜的马铃薯和胡萝卜去皮,切成1cm小块,按1:1比例混匀,装入硫酸纸封口的玻璃瓶2/3处,
3
鉴定圃
1
DB23/T3109—2022
按不同试验目的和要求设计的,供试大豆材料排布的试验小区。
3.6
3.7
抗病性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严重度
发病植株或器官单元上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率,亦可用分级法表示,即
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一些代表值表示,表明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
3.8
病情指数
通过对植株个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数值的综合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形式。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
技术流程
选地
各级病株数
相应的发病级别/调查总株数
最大级别
4
选择地势平坦的田块,周围设置1m保护行。依据供试材料的数量设置若干个小区,小区内采取垄
作栽培,垄距65cm,行长5m,每份材料种3行,株距7c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大豆种植全过程采用常规田间管理,其间可防虫、除草,但不应施用任何杀菌剂。在大豆生长的中
菌核体的制备:先将保存的菌核表面消毒后置于新鲜的PDA平板上培养,7d后移至新鲜的马铃薯改
良培养基上,在18℃~20℃的培养箱中暗培养4周,待产生黑色坚硬菌核后,用清水洗出其中菌核,阴
干,常温通风处保存备用。
子囊孢子悬浮液制备:将菌核埋入潮湿的灭菌沙中置于4℃冰箱低温处理,4周后取出置于装有湿沙
的发芽盒中,20℃下黑暗培养,待产生子囊盘柄后添加200Lux光照,待子囊盘弹射子囊孢子时,收集子
囊孢子,并用无菌水稀释成浓度为1.0×105个子囊孢子/mL,用于喷雾接种。
2
DB23/T3109—2022
田间菌核接种法:按当地播期进行小区播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标准。播种后7d内按每延长
米0.5g,将菌核均匀施于试验区地表,覆土2-3cm,试验区免中耕。若遇大豆花期气候干旱,应对试验
区进行微喷灌,保持土壤湿润。
子囊孢子悬浮液接种法:在大豆盛花期对大豆茎秆及花进行喷雾接种,接种时间应选在傍晚或阴雨
天,接种量以雾滴均匀分布在茎秆、花上不滑落为宜,接种后对试验区进行微喷灌,灌溉水符合GB5084
标准。
以上两种接种方法可以任选其一。
4.4
病情调查
4.4.1
调查时间
田间菌核接种区于发病盛期进行病情调查;子囊孢子悬浮液接种区于接种20d后调查病情。并在收
获前统一调查1次茎秆病斑长度和瘪荚率。
4.4.2
调查方法
选取行中部的植株调查50株,记录每株的病级,结果记入表A.1。
4.4.3
大豆菌核病病情分级指标
1级:全株无症状或茎上有微小点状病斑,植株生长正常;
3级:前期叶腋处及侧枝轻度感病,后期主茎上病斑长度小于3cm,瘪荚率低于10%;
5级:前期主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_T3027—2021_鲜食糯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028—2021_鲜食甜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029—2021_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服务指南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030—2021_玉米病虫害田间监测调查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031—2021_玉米种质田间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57—2021_白桦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58—2021_白桦天然林目标树选择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59—2021_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961—2021_蒙古栎人工林营造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33—2022_山刺玫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0—2022_大豆抗胞囊线虫田间病圃鉴定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1—2022_大豆抗灰斑病盆栽鉴定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2—2022_大棚老山芹与菜豆间作共生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3—2022_鹅观草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4—2022_肥披碱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5—2022_拂子茅温室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6—2022_谷子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7—2022_寒地鲜食大豆(毛豆)大垄密植优质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8—2022_寒区油莎豆与苜蓿间作种植干草加工与贮藏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3119—2022_寒区油莎豆与苜蓿间作种植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