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6(地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上学期地理单元测试(6)

——人口与城市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下列地区中,城市出现较晚的是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黄河流域

C.巴尔干半岛 D.尼罗河三角洲

读《世界某地区城市分布》图,

回答2—3题。

2.因宗教活动而兴起的城市是 ()

A.耶路撒冷 B.开罗

C.雅典 D.德黑兰

3.与西亚相比,南欧地区城市密度较

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资源 D.经济水平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

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

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

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

回答4—5题。

4.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学校和锯木场

C.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D.网吧和体育场

5.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过程中的自然减弱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完成6—7题。

6.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

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不断提高

D.发达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大

7.近年来,北京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

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代替釉面砖、

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利于形成地表径流 B.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C.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D.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近20年来,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回答8—9题:

8.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屏障,其目的是 ()

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 B.隔音、减轻噪声污染

C.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美化城市环境

9.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应采取合理措施是 ()

①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③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问题 ④发展高层建设,腾出地块拓宽马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下图为某地区聚落大致分布示意图,该聚落形态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平原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10km

10km

11.下面各选项中的城市与右图中城市功能排序相

符的是 ()

A.①新加坡②桂林③伯明翰④香港

B.①伯明翰②香港③新加坡④桂林

C.①香港②新加坡③桂林④伯明翰

D.①新加坡②香港③伯明翰④桂林

古诗云:一队风来一队沙,有人行处没人家。回答12—13题。

12.古诗描写的自然景观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西南地区 B.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C.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 D.春季沙尘暴多发的华北地区

13.该地区的聚落特点是 ()

A.呈点状,分布在山间盆地 B.呈带状,分布在高原边缘

C.呈点状,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 D.呈团状,分布在盆地中央

对于某市来说,假如一次大气降水是100%,其中渗入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回答14—15题:

14.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量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15.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会相应减少

B.城市河流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会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