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11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docx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11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7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商业贸易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东西方商贸活动与交流,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以及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古代商贸——以地区性商贸活动为主;交换物品以原材料、手工业品为主;出现了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促进了地区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近代商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流通物品数量和种类增多;出现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与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密切相关。国际贸易格局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

·现代商贸——现代化,全球化,体系化,信息化,多元化。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得到极大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任务目标

按图索骥

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古代商业贸易起源于何时?商业贸易出现的条件是什么?

(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

(2)条件: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

2.古代中国的国内贸易

3.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

古埃及:④;古希腊:②⑧;古罗马:①⑤;拜占庭帝国:③;阿拉伯:⑥⑦(填序号)

①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②形成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

③垄断商路

④国家控制对外贸易

⑤商贸繁荣

⑥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

⑦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⑧海外贸易活跃

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

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商人们通过它将中国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同时将欧洲和中亚等地的珍宝引进中国

海上贸易

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中国商船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出口的商品有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官府在东南沿海设立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

明清时期,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等有严格规定,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5.商业贸易的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货币

(1)产生与发展

①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②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③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2)货币的作用有哪些?

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2.信贷

(1)古代世界

(2)古代中国(连线)

①商周 a.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②春秋时期 b.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飞钱”

③唐代 c.实物借贷已比较普遍,出现了货币信贷

④宋代 d.钱铺等金融机构盛行

⑤明代 e.资本性借贷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

⑥清代 f.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

①—a②—c③—b④—f⑤—d⑥—e

3.商业契约

(1)古代世界

①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广泛使用,并受到法律保护。

②两河流域:公元前2600年左右,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2)古代中国

①商周时期:出现了契约。

②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③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图解历史】秦统一货币

【图解历史】城市职能与“市”“坊”的演变

【教材开发】阅读教材P37历史纵横“古代两河流域的商业”,概括古代两河流域商业发展的特点。

提示:商业繁荣;国家、神庙、商人积极参与商业活动;商业活动受到法律保护;国内贸易与海外贸易并重。

【图解历史】古代两条丝绸之路

【视野拓展】宋代不仅使“广州多蕃汉大商”“万国衣冠,络绎不绝”,也诱使广州商人携带着“犀、象、珠、玉,走于四方”。同时,邻近广州的江西、福建各路商人,也纷纷“市于五羊”“数贩南海”而获得大利。

——摘编自于城《宋代广东经济概况》

【认知升华】朝贡贸易

目的

宣扬国威,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实质

中国自然经济的反映

【教材开发】阅读教材P39“史料阅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提示: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商业活动频繁。影响:改变了贸易方式,由以物易物转变为货币贸易;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促进了商业发展。

【视野拓展】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契约大部分是买卖牲畜、奴婢的契约。由于牲畜和奴婢买卖涉及儒家原则且具有潜在的军事价值,所以必须符合唐律的规定,因此这些契约既是交易的记录和所有权的凭证,也是通关检查的证明。

——摘编自王亚伟《略述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契约

——以吐鲁番契约文书为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