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柴家门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pdfVIP

会宁县柴家门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1.前言1

2.概况3

2.1调查目的3

2.2调查原则4

2.3调查范围4

2.4调查依据5

2.5调查工作程序6

2.6调查方法10

3.地块概况11

3.1区域环境状况11

3.2敏感目标18

3.3地块的现状和历史20

3.4相邻地块的使用现状和历史25

3.5地块利用的规划26

4.资料分析27

4.1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收集和分析27

4.2地块资料收集和分析30

5.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31

5.1现场踏勘31

5.2人员访谈32

5.3地块潜在污染物分析34

5.4小结35

6.结果和分析36

6.1调査结果36

6.2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的一致性分析36

6.3不进行第二阶段详细采样分析的合理性分析37

6.4不确定性分析38

6.5小结38

7.结论和建议40

7.1结论40

7.2建议40

1.前言

土壤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活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物质基础,是保障社会文明进步的战略资源,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尤其关系

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

染防治工作,特别是2019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

治法》将土壤污染防治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坚决打赢污染防

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

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建设用地土

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有关规定,需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建立健全污染地块

联动监管机制,防止污染地块未经治理开发利用,更好的服务项目建设,保障用

地安全。

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推动解决突出土壤污染问题的实施意

见》(环办土壤[2019]47号)、《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

步做好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建设用地用途变更

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食用农产品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场所

用地的,特别是现状为农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本项目用地位于会宁县柴家门镇敬老院内,地块中心坐标为:东经104°59′

12.40″,北纬35°47′30.81″。该用地目前已被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调查地

块总面积为1664.42㎡(合2.5亩)新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及餐饮中心,并建设相关

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具体以后期落地项目为准)。该地块地块用途变更为公共

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地块占地总面积1664.42㎡,规划用地性质:公共管

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位于会宁县柴家门镇敬老院内,周边交通便利,目前该调查

地块未开发建设。调查地块结合人员访谈、资料查阅以及收集的历史卫星影像图,

场地历史信息总结如下:因历史影像及相关资料有限,该地块历史用地情况主要

通过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自然资源局数据库调查得知:土壤污染状况的可能

性极小。2020年至2023年结合历史影像该地块为农用地,2024年对地块进行了

平整,待手续齐全后建设,权属归于会宁县民政局。该地块历史上(可调查时限

内)不存在工业企业等,地块现状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通过资料收集、

1

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完成了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第一阶段调查结论,

场地不存在污染的可能性,最终编制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得出调查结果如下:调查地块

前期土地使用情况为村集体农用地、集体未利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地块现状平

整尚未开始建设,踏勘过程中未闻到异常或刺激性气味,本地块和相邻地块未发

现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异常迹象,未发现罐、槽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

痕迹。历史上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不存在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zhu_1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