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试题(中国史_世界史)(含答案).docxVIP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试题(中国史_世界史)(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

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少数大型墓葬中随葬大量象征权力的玉琮、玉钺和精美陶器,而大多数小型墓葬几乎没有随葬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当时()

A.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B.生产工具越来越先进

C.社会阶级分化产生 D.早期国家形态已完善

2.出土于陕西的大孟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鼎内铸有铭文共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册命孟及赐孟车、马、邦国官员、奴隶等内容。该鼎可用于佐证周朝的()

A.禅让制 B.分权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人口逐渐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 D.版图拓展

4.唐代史学家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户部奏言:中国人自塞外来归及突厥前后内附……男女一百二十余万人。”与此记载相符的历史现象出现在()

A.汉武帝年间 B.隋文帝年间

C.唐太宗年间 D.唐玄宗年间

5.下图情境反映的是()

A.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B.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C.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D.明太祖设立“三司”

6.《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写道:“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与该论述相关的清朝史实是()

A.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

B.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C.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

D.派戚继光抗击倭寇

7.鸦片战争以前,来华外商一向居住在广州城外的洋馆: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蛮横要求进入广州城。根据《筹办夷务始末》记载,1849年广州民众发布《全粤义士义民公檄》:“夷人入城,万姓切齿,誓不与之俱生。若夷人入城,则阖省商民,必至罢市罢工,非以阻之,实以卫之也。”这一斗争表明鸦片战争后()

A.民众自发进行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积极组织民众抵抗

C.列强经济侵略已深入内地

D.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8.对下列人物的历史贡献表述正确的()

A.林则徐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B.曾国藩组织公车上书,拉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康有为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9.1918年创刊的《美术》(上海)在“本刊启事二”中,要求不用“古典的,艰涩难懂的,偏激的,空泛的,抄袭的”文字,刊物更是多次刊登白话诗文。这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A.批判封建礼教 B.倡导文学革命

C.抨击伦理道德 D.提倡民主科学

10.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众多关键事件,这些事件犹如坐标,标注着革命的方向与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蕴含的革命理念与发展态势,与以下哪一组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最为契合,并能体现这一理念从初步实践到逐渐发展的过程?()

A.中共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B.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土地革命的开展

C.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三大战役

11.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发表公报,在中国问题上,一致同意“必须在国民政府之下建立一个团结而民主的中国,国民政府的各部门必须广泛地由民主分子参加,并且内战必须停止”。三国的态度表明他们()

A.虽反对内战但仍支持国民政府

B.虽支持国民政府但强烈要求提高共产党地位

C.明确反对共产党及进步力量

D.明确地把国共两党置于平等地位

12.图像史料在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以下图片是某历史小组在某主题学习中收集到的史料资源包的一部分。关于这一学习主题的共同作用,表述最恰当的是()

A.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B.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13.1952年2月11日,《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天津日报》等均以醒目的大字标题在头版报道了公审大会的消息……《河北日报》还用二版整版篇幅,刊登了12幅照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B.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

C.上海水泥厂的创办 D.新中国反腐败第一案

14.如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经济特区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这说明()

年份

深圳

珠海

汕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