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酸葵花籽油编制说明.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

高油酸葵花籽油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高油酸葵花籽油行业标准起草组

2022年4月

1

《高油酸葵花籽油》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高油酸葵花籽油》标准的制定,是依据2018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下达的

计划任务进行的。该标准起草单位有武汉轻工大学、江西绿满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

鲁花集团有限公司、金太阳股份有限公司、佳格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等。

1.2高油酸葵花籽油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

葵花籽油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它颜色金黄、澄清透明,具有芳香气味,其煎炸

产品具有浓郁的葵花籽油香味,非常适用于家庭烹调及要求存放时间长的快餐食品类

和糕点类。葵花籽油在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量名列前茅。在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

国家和地区,葵花籽油消费占比高达70%。

油酸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变质,加热到较高温度时不冒烟,烹饪时间减少,损耗也

较少。营养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油酸含量高低,是评定食用油品质的重要指标。

油酸含量高于75%的葵花籽油称为高油酸葵花籽油,油酸含量高,亚油酸、亚麻酸相

对含量低,可降低肥胖人群心血管和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却不降低有

益胆固醇,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在人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油

酸葵花籽主要分布于美洲,中国新疆也有种植。近几年,我国选育出许多油酸含量在

75%以上、甚至大于85%的新品种。本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满足我国高油酸葵花籽油加工

生产和贸易需要,提升高油酸葵花籽油的产品质量,服务于高油酸葵花籽油加工业高

质量发展。高油酸葵花籽油是一种新的优质食用植物油品种,推广种植优质优价的高

油酸葵花籽,,可以增加单位亩产效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增加我国葵花籽种

植面积。

1.3本标准制定的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组查阅了科技文献及国家/行业/企业相关标准资料,对搜集到的文献资

料和高油酸葵花籽油生产厂家提供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起

草《高油酸葵花籽油》标准和编制说明。

2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高油酸葵花籽油行业标准的编制原则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等

要求进行编写。

2.2高油酸葵花籽油行业标准编制的相关依据

2.2.1相关的葵花籽油标准

(1)GB/T11764-2008《葵花籽》

(2)GB/T10464-2017《葵花籽油(含第1号修改单)》

(3)CODEXALIMENTARIUSCXS210-2019《特定植物油标准》

(3)Q/371103HLY004-2020《高油酸葵花籽油》

(4)Q/JJS0006S-2020《高油酸葵花籽油》

(5)Q/370281PPH004-2020《高油酸葵花籽油》

(6)Q/SW017S-2021《高油酸葵花籽油》

(7)Q/JZSP0006S-2018《高油酸葵花籽油》

(8)Q/SXK0003S-2021《高油酸葵花籽油》

2.2.2主要的参考文献

[1]王瑞元.我国葵花籽油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油脂,2020,45(3):

1-3.

[2]丛洋,王赛,刘昌树.葵花籽油精准精炼与节能减排综合技术应用[J].

中国油脂,2019,44(11):158-160.

[3]张亚丽,黄庆德,马建国,等.浓香葵花籽油生产技术研究[J].中国油脂,

2016,41(12):9-14.

[4]李敏利,李宗军,熊巍林,等.包装葵花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J].中国油

脂,2018,43(6):42-45.

[5]刘玉堂,凌秉政.提高葵花籽油生产经济效益的措施[J].工业技术经济,

1984(3):43-46.

文档评论(0)

睿智的P社玩家 + 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