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2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038—2021
稻-麦双免耕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echanizedproductionofrice-wheatdoublenotillage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403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颍上县农业农村局、颍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宣州区种植业局、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颍上县三十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颍上县昊康种植专业合作社、
定远县农业农村局、枞阳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冠军、杜世州、胡丽玲、吴玲雁、曹翔翔、夏云祥、吴忠、乔玉强、杜世洁、
张远芳、黄宁。
I
DB34/T4038—2021
稻-麦双免耕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麦周年双免耕模式收播一体作业、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期播量、病虫草防治、
化控防倒、肥水运筹等生产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沿淮及江淮北部稻-麦轮作区规模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995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稻-麦双免耕机械化作业技术Mechanizedoperationofnotillageforriceandwheat
应用具备稻麦收割、播种、秸秆还田覆盖等多功能的农机作业装备,一次性作业完成作物收获、下
茬播种、秸秆还田覆盖的作业方式。
4.1.1经审定的适合本地区种植且综合抗性好,播期弹性大的半冬性(或春性)品种。
4.1.2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1
DB34/T4038—2021
4.4.1水稻收获前
7~10天断水。
4.4.2适宜行距
播种行距30cm。
4.4.3适宜播量
适期播种时播种量一般为12.5~15.0kg/667m,基本苗15×10~20×10/667m,晚播时应适当增
2442
加基本苗。
4.4.4作业程序
4.4.4.1应用具备稻麦收割、播种、秸秆还田覆盖等多功能的农机作业装备,留茬15cm一次性作业
完成水稻收获、小麦摆播、稻草还田覆盖等多道程序。
4.4.4.2人工摊匀田边地头因收割机调头导致的堆积秸杆。
4.5开沟覆土
4.5.1三沟配套,保持沟系通畅。
4.5.2使用圆盘开沟机开挖田内沟,竖沟沟距4~4.5m、沟深20~30cm,横沟沟距35~50m、沟深
30~40cm。土壤过湿时应降低竖沟沟距至2~2.5m,增加沟系取土量并均匀抛洒,以防止露籽现象、
降低土壤含水量。
待表土稍微晾干(白头)后及时镇压田面,使种土密实。
4.7灌水补墒
小麦3叶后、杂草3叶前,选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的晴暖天气,选用唑啉·炔草酯、唑啉
草酯等药剂防除禾本科杂草、选用氯氟吡氧乙酸等药剂防除阔叶杂草。
第2叶露尖时,施用45%(15-15-15)复合肥40kg/667m,干旱时宜顺墒沟洇灌促进肥料溶解。
2
5.2.2平衡肥
以转化三类苗为主,追施尿素2~3kg/667m
2
。
2
DB34/T4038—2021
5.2.3拔节孕穗肥
在倒3叶露尖、麦苗叶色褪淡、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45%(15-15-15)复合肥25kg/667m
5.2.4根外喷肥
2
。
结合防治赤霉病,进行药肥混喷。
5.3
化控防倒
对群体较大、有倒伏风险田块,在倒4叶出生前,选用矮壮丰、矮苗壮、多效唑、壮丰安、抗倒酯
等药剂兑水喷雾。
5.4
防治病虫
纹枯病
5.4.1
返青拔节期,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及时选用噻呋酰胺等药剂喷雾防治。
5.4.2赤霉病
在小麦扬花初期及时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_T4018-2021_演艺场所服务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20.3-2021_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第3部分:数据处理规则_安徽省.docx
- DB34_T4023-2021_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竣工资料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25-2021_美丽乡村农村废弃物分类_安徽省.docx
- DB34_T4026-2021_美丽乡村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27-2021_计量技术机构现场校准服务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29-2021_社会组织论坛活动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33-2021_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建设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34-2021_公墓骨灰安葬服务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35-2021_救助管理机构受助人员生活照料服务指南_安徽省.docx
- DB34_T4039-2021_小麦田抗药性杂草鉴定与防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4040-2021_谷物类农产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脱硫丙硫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4041-2021_小麦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和检疫处理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42-2021_小麦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4043-2021_油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4045-2021_肉牛发酵垫料养殖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46-2021_规模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48-2021_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接入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050-2021_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规范总则_安徽省.docx
- DB34_T4055-2021_光荣院建设指南_安徽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