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某班为了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准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四位同学按要求初步确定了演讲稿的标题,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旨探究

B.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读《艾青诗选》有感

C.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的通俗性读物——读《经典常谈》有感

D.终老科场、迂腐可笑、故弄玄虚、欺世盗名的范进——《儒林外史》人物形象探究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草”是古诗文常见的意象,诗人常常借“草”来表情达意。杜甫《春望》中(1)“______,______”,诗人以饱含沉痛的笔墨再现了“杂草”丛生的破败景象;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2)“______,______”,诗人以欢快的语调写出初春草芽新发鲜活之景;王维《使至塞上》中(3)“______,______”,以“蓬草”自比,传达内心漂泊无定的感受。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3.名著阅读交流。

请从《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艾青诗选》中任选一部,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与感悟。

4.名著阅读交流分享会上,语文课代表分享了组内的学习收获:阅读名著时,我们要善于从书中所吃的“一堑”中增长自己的“一智”。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表达你的收获。

备选人物:林冲(《水浒传》)祥子(《骆驼祥子》)唐僧(《西游记》)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5.下面是“讲述英雄故事”的开场词,请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当我们拨开历史的风烟,将目光投向那些镌刻在时光深处的身影。他们如璀璨星辰高悬苍穹,似巍峨高山耸立云端,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精神的丰碑。翻开泛黄的书页,正义的呐喊仍在回响,铮铮誓言依旧铿qiāng。那些在峥嵘岁月里砥砺前行的身影,早已将浩然正气融入华夏血脉。让我们循着《史记》的墨香,触摸英雄的温度;沿着《岳阳楼记》的笔迹,追寻志士的襟怀。这堂穿越时空的对话,定会让我们懂得()真正的英雄,既能在惊涛骇浪中力挽狂澜,亦能在平凡岁月里坚守初心。

(1)请确认开场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镌______

②qiāng______

(2)在括号里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八达岭长城

春山可望,万物复苏。延庆山花烂漫,春意盎然。我们诚挚邀请您搭乘“春天的列车”,驶入这幅画卷中,尽情欣赏这繁花似锦的美景。第一站,我们请您停步在八达岭长城。这里春姑娘如约而至,让长城褪去冬日的银装,迎来杏花的粉白浪潮。被杏林簇拥着的长城,杏花随风轻扬,仿佛为古老的砖墙披上柔美的纱衣。站在城楼望眼欲穿,山间花海如云,映衬着烽火台,形成一道绝美的风景。八达岭长城的春日,不但风景如画,更能让你休闲娱乐,真是踏青的好地方。您若乘兴而来,八达岭长城一定会让您尽兴而归。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八达岭的春日,不仅风景如画,更能让你休闲娱乐,真是个踏青的好地方。

B.八达岭的春日,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能让你休闲娱乐,真是个踏青的好地方。

C.春日的八达岭,不仅风景优美,更能让你休闲娱乐,真是个踏春的好地方。

D.春日的八达岭,不论风景如画,还是让你休闲娱乐,真是的踏春的地方。

(2)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繁花似锦

B.如约而至

C.望眼欲穿

D.尽兴而归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才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继承只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

B.要一边继承,一边创新

C.继承与创新,二者都不可或缺

D.在继承的前提下,更要坚持创新

(2)假如你的朋友期中考试成绩不错,但临近期末他却十分浮躁,不肯踏实复习,请你选择一幅符合对联要求和情境要求的“座右铭”警醒他______

A.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B.彩蝶飘然一季随风逝

蚯蚓潜心四时硬土松

C.话虽未到口边三思更好

事纵放心得下再慎何妨

D.莫效蝉鸣窗外噪呱呱

当师蜂酿巢中勤默默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8.阅读下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7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