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学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补修课《中国文学基础#》一平台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25春季学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补修课《中国文学基础#》一平台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5春季学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补修课《中国文学基础#》一平台无纸化考试

形考任务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5年5月14日,适用于2025春季学期河南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一平台补修课网上无纸化考试。

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1.词,又叫“诗余”、“曲子词”或“长短句”。

A.正确

B.错误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

3.瓦舍勾栏的兴盛是宋代市井文化勃兴的代表之一。

A.正确

B.错误

4.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间断性的特征。

A.正确

B.错误

5.“楚辞”,是一种新诗体,以楚地的民歌、巫歌为曲调基础,用楚地方言歌咏当地的风土人情,句式参差不齐,多以“兮”结尾,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轫。

A.正确

B.错误

6.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包括:仁义礼智信。

A.正确

B.错误

7.西周时的神本文化奠定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思想基础。

A.正确

B.错误

8.清代推行的“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学校制度。

A.正确

B.错误

9.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和黄帝即为先秦时代的历史人物。

A.正确

B.错误

10.下列唐代教育机构“二馆”的有()?

A.崇文馆

B.弘文馆

C.国子监

D.太学

11.以下关于“南北朝乐府”的说法正确的有()?

A.南朝乐府,以情歌为主,清丽婉媚

B.北朝乐府,多反映人民生活,朴素刚健

C.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D.《上邪》是其中的名篇

12.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有()?

A.时间和生命的合一

B.时间和空间的合一

C.重伦理

D.天人合一

13.中国传统文学特征都有()?

A.“重言志”的表现特征

B.“形神兼备”的形象创造

C.抒情写意的艺术手法

D.文学体裁的多样性

14.被誉为唐代“小李杜”的是?

A.李白

B.李商隐

C.杜牧

D.杜甫

15.下列属于“骚体赋”的有()?

A.《吊屈原赋》

B.《鵩鸟赋》

C.《子虚赋》

D.《上林赋》

16.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

A.稳定性

B.封闭性

C.促进性

D.阻碍性

1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个著名的文学团体是()?

A.大历十才子

B.建安七子

C.竹林七贤

D.初唐四杰

18.“初唐四杰”包括()?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李白

19.《尚书》,是古代散文的发轫之作。

A.正确

B.错误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夏代教育机构的有()?

A.庠

B.序

C.校

D.稷下学宫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哪一首诗()。

A.《春望》

B.《月夜忆舍弟》

C.《蜀相》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班固

C.苏轼

D.辛弃疾

23.下列选项中出的诗句自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4.“四大名著”中成书年代不在明代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25.《桃花扇》中的主人公是()?

A.侯方域和李香君

B.卖油郎和花魁

C.李清照和赵明诚

D.钱谦益和柳如是

26.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西汉时期

B.两汉之际

C.秦汉之际

D.先秦时期

27.“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出自()?

A.《楚辞》

B.《诗经》

C.《论语》

D.《乐府诗集》

28.下列哪一项不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表现()。

A.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B.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C.教育制度全面西化,废除科举制度

D.维新派倡导复兴国学,反对西化

29.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是()?

A.钱学森

B.詹天佑

C.茅以升

D.梁思成

30.下列哪首词描绘了元宵节的情景()。

A.《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B.《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C.《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D.《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31.“赋”作为一种讲究词藻、音韵、结构严谨的文学体裁,流行于哪个朝代()。

A.先秦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2.下列哪位人物被誉为“兵圣”,著有《孙子兵法》()。

A.孙武

B.吴起

C.孙膑

文档评论(0)

hnpd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国家开发大学平顶山分校宝丰教学点导学老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