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黑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标准.docxVIP

DB23T-黑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标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黑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标准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九年八月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按照黑龙江省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县(市、区)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达到的技术目标,结合本省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编制而成。

本标准由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研究所、黑龙江东林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研究所、黑龙江东林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继红、孙晓铭、史南、王钢、唐超然、韩宏伟、金礼学、张钧誌、江星、杜蕾、边喜龙、于景洋。

目录

1总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6农村生活垃圾收集

7农村生活垃圾转运

8运营管护

黑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标准

1总则

1.1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使其分类规范、收集有序、统一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全省除县(市、区)中心城区以外所有的乡(镇)、村庄及农户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转运。

1.3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

2《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

4《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CJJ179

5《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CJJ205

6《垃圾转运站设备》JB/T10855

7《车厢可卸式垃圾车》QC/T936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农村生活垃圾

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农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以及相关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农村生活垃圾的废物。农村生活垃圾不包括农村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垃圾、农业生产产生的农业废弃物、畜禽和宠物尸体,以及建筑垃圾和医疗垃圾等。

3.2垃圾分类

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3.3垃圾收集

\t/item/%E5%9E%83%E5%9C%BE%E6%94%B6%E9%9B%86/_blank生活垃圾从被投放开始,经收集到被运至中转站或处理场的过程,是垃圾的收集过程。

3.4垃圾转运

为了减少垃圾清运过程的运输费用而在垃圾产地(或集中地点)至垃圾处理环节之间的中转过程。

4基本要求

4.1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2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推行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综合治理方式。

4.3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相关设施、设备的改造与建设。

4.4应宣传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相关知识。

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5.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

5.1.1可堆肥垃圾

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适宜于利用\t/item/%E5%8F%AF%E5%A0%86%E8%82%A5%E5%9E%83%E5%9C%BE/_blank微生物发酵处理并制成肥料的垃圾。包括剩余饭菜等易腐食物类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可堆沤植物类垃圾等。

可堆肥垃圾处理应采用堆肥工艺处理成有机肥料。

5.1.2有害垃圾

农村居民在生活中因使用一些特殊工业产品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垃圾,如过期药品、灯管灯具、电池、废日用小电子产品、废油漆、零散的农药瓶及农药袋、过期日用化妆用品、染发剂、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废弃水银温度计等。

有害垃圾应委托有资质的企业、机构按环保有关规定处理。

5.1.3可回收物

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可以循环使用或再生利用的垃圾,主要包括金属、纸类、玻璃、塑料和橡胶五大类。金属类包括废旧五金、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纸类包括报刊、杂志、黄纸板、包装纸、其他废纸等;玻璃类包括玻璃杯、旧碗罐等;塑料类包括废旧塑料、矿泉水瓶等;橡胶类包括废旧橡胶、旧轮胎类;以及旧家电、家具和木竹料等。

可回收物宜以回收再利用为主,不应与其他垃圾混合处理。

5.1.4其他垃圾

在垃圾分类时,按要求进行分类以外的所有农村生活垃圾。包括:不可降

文档评论(0)

睿智的P社玩家 + 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