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向电力交互的
光储直柔新型建筑配电系统
李雨桐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光储直柔专委会
实验室副主任副主任委员
2023-03-09
1.“光储直柔”发展意义和背景
2.“光储直柔”国内发展情况
3.“光储直柔”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4.思考与展望
光储直柔发展背景
有限的调峰能力难以消纳大比例可再生能源,制约了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1)典型能源输入型城市,外部季节性波动的水电输入占比高,本地可灵活调峰的电源少。
2)本地电源、电网建设受限条件多,在土地、经济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