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五月份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须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应
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须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6个国家中,除一国外,其余都是不久前实现政治统一的民族大
熔炉,他们仍然保持着几百种语言和种族群体。这一普遍现象的重大例外是世界上人口最
多的国家——中国。今天的中国无论在政治上、文化上或是语言上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中国的华北人和华南人在遗传上和体质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中国的华北和华南在
环境和气候方面也有差异。在这些不同的环境里产生的遗传差异,说明华北人和华南人之
间有过适度隔离的漫长历史。但这些人到头来都又有着相同的或十分相似的语言和文化,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和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样,粮食生产在中国产生了文明的标志。虽然中国的南北梯度妨
碍了作物的传播,但这种梯度不像在美洲或非洲那样成为一种障碍,因为中国的南北距离
较短;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南北之间既不像非洲和墨西哥北部那样被沙漠阻断,也不像中美
洲那样被狭窄的地峡隔开,倒是由西向东的大河(北方的黄河、南方的长江)方便了沿海地
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
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所有这些地理因素
促成了中国早期的文化和政治的统一,而欧洲虽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地势高低不平,
也没有这样连成一体的江河,所以欧洲直到今天都未能实现文化和政治的统一。
在中国,有些新事物是由南向北传播的,尤其是铁的冶炼和水稻的栽培。但主要的传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播方向是由北向南。这个趋向在文字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只产生了种得到充分证明
的书写系统。它在华北得到完善,并流传各地,预先制止了任何其他不成熟的书写系统的
发展或取而代之,最后演化为今天仍在中国使用的文字。华北社会向南传播的其他一些重
要的有特色的东西是青铜工艺、汉藏语言和国家的形成。中国的3个最早的王朝——夏、
商、周都是在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间在华北兴起的。由华北的周王朝建立的或以周王期力
榜样的一些国家,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中向华南扩展,最后实现了秦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的
政治统一。
(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材料二:
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而建立西周王朝。随着西周王朝的建立,中国历
史上逐渐出现了一套新的天下观念、新的人文世界体系,这一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华
责两域的划分与华夏世界的建构,一个文化中国终于形成。
周朝建立后的天下形势与商朝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这正是“华夷之辨”的观念在
周代最后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华夏社会拥有千百年传统的农业经济,而夷狄社会主要是
半农半牧的经济(此处以北方为代表);华夏社会已有发达的国家组织、文字、艺术,有所谓
的“诗书、礼乐、冠带”文明,而夷狄社会群体众多但不能相属,没有文字,社会十分落后。
正是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具有高层意识形态意义的华夷之辨的观念。
周人关于夷狄社会的认识是简单的、概念式的。一切都在对照反差中理解,而这种对
照成为一条原则,似乎地上的一切大事都可以与它挂上钩。在山川形势上,是“天地设险,
以限华夷”。在天下格局上,是“内诸夏,外夷狄”,或“内冠带,外夷狄”,“九夷、八狄、
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在这里,四海是荒远的意思)。所以治理社会要注意“夷夏之大防”,
方法是“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华夷对举,是人们对人文世界进行叙述的基本框架。
《左传》引用了《虞人之箴》中的一句话:“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它道出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