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社会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docx

中考社会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道德与法治

1.评析、辨析类

●常见设问

(1)请运用所学知识,从……角度评析xxx的言行。

(2)有人认为:……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对……作出点评。

●解题思路(三部曲)

评判:判断对错。如果是人物行为类的评析题,还应评价人物行为的性质

(是……的表现/没有做到……)。

分析:分析为什么对或错。这一步是评析题的重点,一般可以从道德、法律、意义、危害等角度分析。

总结:得出正确的观点或提出正确的做法。(注:如果是正确的观点或做法,

第三步总结常常可以省略。)

●温馨提示

(1)观点或行为中有对的方面,也有错的方面时,要分开评析,参照解题思路的三部曲。

(2)涉及多个人或一个人的多种行为时,可采取大题化小、分层解答的方法。

2.结合材料类

●常见设问

结合材料/案例/相关链接……。

(2)材料是如何体现……。

(3)……,运用材料加以说明。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类的解题思路分两种情况:

(1)摘录材料中与设问相关的句子,然后用教材的内容加以说明,即材料中的

句子与教材上的句子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2)摘录材料中相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然后再回答设问中的问题。

3.原因类

●常见设问

(1)“为什么”“原因”“理由”“依据”等。

(2)变式:“必要性”“合理性”等。

●解题思路

法治题原因类试题与历史题原因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有所不同,一般从以下几个维度组织答案:

(1)现状:一般需要根据材料概括存在的问题。

(2)危害:如果材料是反面的,一般要从危害的角度回答,采用危及了…不利于……等句式。

(3)重要性、意义:如果材料是正面的,一般从重要性意义的角度回答。重要性一般都能从教材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意义有时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有时则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改编或者根据材料概括,采用有利于……是……的需要等句式。

4.关系类

●解题思路

如果是关系类的试题,一般情况下,要注意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A→B;B→A。

5.限定角度类

(1)紧抓角度,若角度比较大(如法律、道德等),在角度范围内再选择与材料相关的小角度回答即可;若角度较小(如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活出生命的精彩、诚信、传统美德、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负责任的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平正义等),则直接展开阐述即可。

(2)根据材料回答后半个问题。如是启示,就写“怎么做”;如是必要性,则用只有……才…………是……的需要……有利于……等句式;如是意义,则用有利于……的句式。

●温馨提示

(1)有的题目角度比较隐蔽,这类题目要重视前面的陈述句,看似无关,其实是在限定角度。

如设问: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去践行?

解析:前面的陈述句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意在告诉我们从传统美德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2)无角度规定的开放题(意义、启示、危害、怎么办等),一定要依据材料从多个角度回答,避免同一角度深挖,应做到点多面广。

如设问:为营造“安全出行”的良好交通氛围,需要每个社会成员付出怎样的努力?

【解析】

①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义务,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角度)

②加强道德修养,关爱他人,敬畏生命。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每一个人。(道德角度)

注:如设问中没有注明每个社会成员,则应从国家、社会、个人等角度回答。

6.意义、作用、影响类

(1)意义也就是积极影响、作用,有时也包含性质;一般可以运用书本的相关表述来回答,但有时也需要根据材料自己归纳概括,一般采用“有利于……促进了……提高了……”等句式回答。

(2)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遇到影响类的试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

(3)意义、作用、影响类试题答题的维度:

①广度:国内、国际角度;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

②深度:现实、长远角度。

文档评论(0)

薄荷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电子商务技术持证人

文档小达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1月14日上传了电子商务技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