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10课谈中国诗.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10课谈中国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谈中国诗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媲美(pì)空泛(fàn)

焚膏继晷(guǐ)压轴戏(zhòu)

B.腐化(fǔ)笑靥(yè)

茅塞顿开(sè)麻麻亮(mā)

C.狡黠(xié)颦蹙(cù)

命运多舛(chuǎn)文绉绉(zhōu)

D.精髓(suǐ)赝品(yàn)

自怨自艾(yì)角斗士(jué)

解析:C项,“黠”应读xiá。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________。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②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________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________;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③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________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A.暗合忽略差异除非

B.契合忽略差别除非

C.契合忽视差异因为

D.暗合忽视差别因为

解析:暗合:没有经过商讨而意思恰巧相合。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忽视:不注意,不重视。差异:差别,不相同的地方。差别:形式或内容上的不同。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表示不计算在内,相当于“除了”。因为: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什么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行动点首先是领导干部放下那种居高临远的架子,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为人民谋利作为自己的出发点、根本点。

B.一个时期以来,郭明义群体的模范事迹在我们学校到处传颂,他的事迹中体现出的荡气回肠的精神,感动并激励了全校师生。

C.据说,王勃那篇著名的《滕王阁序》是他在醉酒之后一蹴而就的,文中所显露的才气震烁着古今,王勃也因之成为千古奇才。

D.美国习惯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习惯了世界宪兵的角色,在他眼中,看不得别国发展,别国发展了,他就大叫威胁,大加打压,如此看来,他对中国的指手画脚、百般遏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析:A.居高临远:处在高处看得远,形容目光高远;B.荡气回肠:形容(音乐、言辞)十分动人;C.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用在此处不妥,应为一挥而就;D.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答案:D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使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逐渐腐化,而且缺乏变化。

解析:A.主客颠倒,应将“比较文学”与“我们”调换。C.成分残缺,“使读者”前应加“此诗”。D.语序不当,“逐渐腐化”与“缺乏变化”位置互换。

答案:B

5.钱钟书先生语言幽默、笔法灵动、善用比喻来说理。下面是对文本中几个句子的解说,对照文本,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A.“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引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是说中国诗追求抒情性,并没有像西方诗一样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再有抒情诗,而是一蹴即至崇高的境界。

B.“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句中用“轻鸢剪掠”作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中国诗轻短的特征。

C.“假如鞋子成了脚,脚也便成了鞋”——这里用“鞋子”比喻诗心,用“脚”比喻“诗体”,形象地说明“诗体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D.“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用“蛛丝网”作比,说明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征;用“钢丝网”作比,显现西洋诗的厚重。

解析:C项“鞋子”喻诗体,“脚”喻诗心。

答案:C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

②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③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④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⑤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