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国电科50所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2025届中国电科50所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届中国电科50所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当你在品鉴一款感性和理性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完美境界的酱香型白酒的时候,会感到有一幅蔡襄的书法在你面前________展开,于端庄浑厚之外,意纵神逸,理想和现实就此________交织,种种犹疑和怯懦即刻________。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冉冉融合无影无踪

??B:徐徐融汇不翼而飞

??C:缓缓汇合不知所终

??D:渐渐积聚不知去向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搭配“理想和现实”,根据前文“感性和理性相互协调”可知,此处应形容两者融为一体,和谐共生之意。A项“融合”、B项“融汇”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汇合”指聚集,汇合,强调个体相聚行动性,而非融合性,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积聚”指逐渐聚集,也无两者融合之意,排除。

第三空,搭配“犹疑和怯懦”,根据前文“即刻”可知横线处为顷刻消散之意。B项“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体现出“犹疑和怯懦”这种心情消散了,与文意相符,当选。A项“无影无踪”指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没有突然之意,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徐徐”形容品鉴白酒像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一样慢慢展开,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2、下列各句中存在歧义的一句是:

??A:这一场关于宗教的争辩,虽说引得甚嚣尘上,然而却没有结出果实来

??B:某国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

??C:某国政府公开表示要认真执行无核政策,各国对此表示怀疑

??D:从大部分黑洞来的辐射非常弱,但总的来说,辐射是可以检测得到的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审题干,找出有歧义的一项。

辨析选项。B项可以理解为两种意思,一种是某国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说的是不取缔建立对冲基金;一种是某国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说的是根据规定要取缔建立对冲基金。A项、C项和D项均无歧义。

故本题选B。

3、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①人人都有一面镜子,镜子与镜子间虽可互相照映,却是不能取代的。

②在实际人生里也是如此,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而心不自安,其实,这些眼神、笑谈、动作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意义的。

③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上,就是永远在镜上抹痕,找不到光明落脚的地方。

④禅心的体悟是绝对自我的,即使亲如师徒父子也无法同行。

⑤杨岐禅师曾留下禅语:“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

⑥就好像人人家里都有宝藏,师父只能指出宝藏的珍贵,却无法把宝藏赠与。

??A:⑤①⑥④②③

??B:①⑤⑥④③②

??C:④⑥②①⑤③

??D:④⑥⑤①③②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对比选项,确定首句,首句分别是①、⑤、④,①句指出人与人之间的镜子是不可以互相取代,④句指出人是绝对自我的,即便是亲如父子也不可能同行,⑤句指出杨岐禅师的话,不好判断哪一句话应该放在首句,寻找其他的线索。②句出现了一个“也是如此”,也表示并列,说明“此”指代的对象说得事情是一样,②句强调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或者“动作”感到不安,那②句前面的话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只有③句意思一致,排除A、C两项;

对比④⑥两句话的顺序,④句提到人是绝对自我的,即便是亲如父子也不可能同行,⑥句通过“就像”打比方,因此⑥句是对④句的解释说明,应该是④在⑥前,排除B项。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吾心似秋月》

4、贝类海产通过过滤方式进食海藻,会积累麻痹性贝类毒素,这些毒素不会因为高温煮沸而消除,人们进食后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中毒情况,包括身体器官麻痹,贝类摄入此类毒素对其自身无害,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但该毒素对热稳定,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所以人一旦食用,毒素会很快释放,并呈现毒性作用,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温度都无法杀死麻痹性贝类毒素

??B:人们食用贝类海产可能会中毒

??C:贝类分泌的毒素对其自身无害

??D:麻痹性贝类毒素可以存在于人体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A项,根据“这些毒素不会因为高温煮沸而消除”可知,文段只提到在煮沸温度无法杀死毒素,并无提到任何温度,偷换概念,排除;

B项,根据“所以人一旦食用,毒素会很快释放,并呈现毒性作用,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可知,人们使用贝类海产可能会中毒,符合文意,当选;

C项,根据“贝类摄入此类毒素对其自身无害,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可知,毒素是贝类摄入的,而非其分泌的,无中生有,排除;

D项,根据“所以人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