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箫索(xiāo)端详(xiáng)争执(zhì)与日俱增(jù)

B.蓦然(mò)称职(chèng)闲暇(xiá)锋芒必露(bì)

C.烦躁(zào)殷红(yān)炽热(chì)黯然失色(àn)

D.诀别(jué)劝戒(jiè)拘泥(ní)无可奈何(nài)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有很多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时间带来的成长。所谓成长,就是一场场______,我们告别旧的,迎来新的,日复一日,______。只有经历过的人______明白其中的秘密。在这期间,我们渐渐温柔,学会______情绪,让内心经受考验,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强大。

A.蜕变始终如是才克服B.蜕变周而复始才克制

C.改变周而复始就克服D.改变始终如是就克制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②读书多了,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容颜、气质和才干,即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③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但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④喜欢读书的人,拥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美丽和智慧,生成自己独具的内在气质和修养,它是眉眼间的淡定从容,举止间的成熟稳重,和内心里的优雅沉静。

A.句①和句④中加点词语“优雅”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B.句④中“美丽和智慧”“气质和修养”“淡定从容”的短语类型一致。

C.句②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和才干”删去。

D.句③画线句中用“但”连接前后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月光,抚慰过太白的无眠,也皎洁过摩诘的竹林;安慰过东坡的思念,也伴随过放翁的夜行;笼罩过佩弦门前的荷塘,也朦胧过驿路的梨树林。”在这段话中涉及到的诗人分别是:李白、王维、苏轼、陆游、朱自清。

B.古代年龄称谓的由来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有的根据生理特征来命名,如黄发、伛偻代指老人,始龀代指儿童;有的根据礼仪来命名,如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有的则是根据干支纪年来命名,如花甲,指六十岁。

C.《朝花夕拾》常常交叉运用“儿童——成人”视角。如《二十四孝图》中儿童鲁迅不解“郭巨埋儿”为何被歌颂,成人鲁迅则指出其“愚孝”“反人性”的本质;《无常》中童年鲁迅看戏时对“无常”既怕又喜,成人鲁迅则分析民间信仰中“无常”的公正形象,暗讽现实社会的不公。

D.《红岩》中,成岗领导狱中战友与敌人作斗争,巧妙与特务头子周旋;江姐忍受竹签钉指等酷刑,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许云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他们用生命诠释了“革命信念坚如磐石”的“红岩精神”。

二、名著阅读

5.一字经纬,织就人格。请以“勇”字为纲,联系一位备选人物的经历,谈谈这个人物给你带来的启示。

备选人物:孙悟空简·爱鲁智深

三、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4),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古人擅以花言志:陶渊明喜菊,“”传递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周敦颐爱莲,“”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品质;陆游咏梅,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要“香如故”,表达了他对高洁情操的坚守。花人合一,诗人于“诗情花意”中传达深邃的人生思考。

四、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甲】渔家傲·秋思【乙】关山月

范仲淹李白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四面边声连角起,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羌管悠悠霜满地,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下面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山月》中“关”“山”“月”三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歌意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苍凉的感情基调。

B.《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悠悠的羌管声和满地的寒霜,营造出的是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C.《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关山月》中“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都是从侧面表现出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D.两首诗歌都描绘了广阔、苍茫、深沉的边塞图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