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2024学年丽江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耍孩儿)曲调之所以同名异调,关键在于它的同源而异流。
《中原音韵》曾指出(耍孩儿)即(魔合罗),学界或据此认为(耍孩儿)源于宋代傀儡戏的音乐曲调,这一推断有一定道理,惜文献无存,难以确考。从现存文献看,(耍孩儿)最早见于无名氏《刘知远》,其后,董解元《西厢记》亦用之。《刘知远》的具体创作年代学界有争议,而《董西厢》,钟嗣成《录鬼簿》谓其作者董解元“金章宗时人”,朱权《太和正音谱》也说他“仕于金,始制北曲”,张羽《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序》更称其“为后世北曲之祖”。金元以来北曲,在宫调、曲调、联套形式等方面都沿袭了《董西厢》诸多特性,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耍孩儿)的宫调归属与词格。
南曲(耍孩儿)要稍微复杂一些,但就其源头来说,也仍在《董西厢》。南曲(耍孩儿)之于《董西厢》(耍孩儿),虽有因承,但更多的却是变化,所以无论从其宫调的归属看,还是从其曲调的词格看,两者都颇不相同,但即使如此,南曲(耍孩儿)之源也无疑在《董西厢》,至少其曲调名称如此。
至于俗曲(耍孩儿),按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的说法,是明代成化、弘治以后开始流行的,但事实上其八句格早在元代就已经“定型”了,只是它长期隐藏在北曲般涉调(煞)曲的身后而已。据吴梅《南北词简谱》,北曲般涉调(煞)曲,除开头三句外,其下半句法全同,所以(煞)即(耍孩儿)“换头”,而当(煞)进一步衍化并再换其“尾”后,八句格(煞)(亦即八句格(耍孩儿))也就诞生了!至于七句格(耍孩儿)的来源,从其与北曲般涉调(耍孩儿)的(么篇)前六句的句法多少有些相似看,似亦出《董西厢》。
(耍孩儿)曲调虽然同源,但并不同流。北曲般涉调(耍孩儿)大约是在元初随北曲的成熟而定型的,此后相沿不改。至于南曲(耍孩儿),从今存南中吕宫、南中吕调(耍孩儿)曲最早仅分别见于“元传奇”《拜月亭》《吕蒙正》这一点看,它们应该是在元代中后期才定型的。至于南曲般涉调(耍孩儿)的定型,就更是晚在明末了,这从其在明代中后期几种曲谱中的衍化轨迹可知:蒋孝“旧谱”无般涉调,沈璟“新谱”有般涉调但无(耍孩儿)曲调,《九宫正始》既有般涉调也有(耍孩儿)曲调,但其(耍孩儿)有目无词,直到《南词新谱》,般涉调(耍孩儿)才有目有词。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6月05日13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耍孩儿)曲调虽然同源而异流,所以它名同而调异。
B.从现存文献推断出(耍孩儿)源于宋代傀儡戏的音乐曲调。
C.金元以来北曲沿袭了《董西厢》中(耍孩儿)的宫调与词格。
D.南曲(耍孩儿)源自《董西厢》,并继承原有的宫调与词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钟嗣成、朱权和张羽的说法,论证北曲(耍孩儿)曲调源自《董西厢》。
B.作者从“因承”和“变化”角度比较,论述南曲(耍孩儿)曲调源自《董西厢》。
C.作者从七句格(耍孩儿)的来源方面,论述俗曲(耍孩儿)曲调源自《董西厢》。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从北曲、南曲和俗曲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争议,作者选择了(耍孩儿)曲调源自《董西厢》的说法。
B.俗曲(耍孩儿)虽然流行的迟,但从源头来看还是源自《董西厢》。
C.北曲般涉调(耍孩儿)逐步成熟,一旦定型后代剧作家便沿袭不改。
D.作者依据《南词新谱》,推断南曲般涉调(耍孩儿)应定型于明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北京人家夏天的门和窗
肖复兴
老北京人,是很讲究节气的。夏天到来的日子里,在皇宫,男的要脱下暖帽,换上凉帽;女的要摘下金簪,换上玉簪。这些都是夏天到来的象征物。人体最能感受季节的冷暖变化,而装饰品则是为变化的季节镶嵌的花边。
对于住在普通四合院里的百姓来说,夏天到来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首饰要换,首先要换的是窗纱,然后便是搭天棚了。清竹枝词有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这里所说的“搭凉棚”,便是说无论官宅民宅,只要是四合院,都要在院子里搭凉棚,就是老北京四合院讲究的“天棚鱼缸石榴树”老三样中的“天棚”。这里所说的“糊冷布”,就是要在各家的窗户上安上新的纱帘。
在没有空调的年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抚顺二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高考仿真卷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万年中学高考冲刺英语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新余四中、宜春中学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新余四中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新余四中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三冲刺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沈阳市第31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区高级中学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本溪市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英语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