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历史(全解全析).docx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历史(全解全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

历史·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距今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考古发现了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可能用于宫殿之上的陶质建筑残料,集中分布的大型墓葬、独立的仓储区、手工业区等。据此可推知(?)

A.陶寺先民处于旧石器时代 B.陶寺遗址初具早期国家特征

C.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D.陶寺文化受河姆渡文化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考古研究中陶寺遗址发现了城址、宫殿、仓储区、手工业区,尤其是城址和宫殿的发现,体现了陶寺遗址已经初具国家特征,出现了公共权力,B项正确;由“距今4300一4000年”可知陶寺先民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排除C项;山西属于北方,主要受半坡文化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2.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 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表明农具促进农业生产,材料“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表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新兴阶级的出现,根据材料“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发展,这些都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A项正确;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改进的原因,排除C项;水利工程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如图所示为某历史老师绘制的儒家思想地位在封建社会不同阶段的变化坐标轴示意图。AB处变化的原因是(?)

A.社会动荡使学术思想活跃 B.科举制创立并得到了发展

C.统治者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D.八股取士并提倡尊孔崇儒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焚书坑儒,排斥儒家思想,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从A到B儒家地位不断上升是由于秦始皇到汉武帝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社会动荡使得学术思想活跃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从而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排除A项;隋唐创立科举制应该在坐标轴的c段,科举制主要是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排除B项;明朝推行尊孔崇儒并实行八股取士,明清时期对应的阶段是坐标轴示意图中的d段,排除D项。故选择C。

4.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个个面貌方圆、神态安详,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装。由此可以看出(?)

《北魏帝王出御图》

A.当时以胖为美成为时尚 B.他们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C.当时绘画风格夸张豪放 D.北魏实力强大统一全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北魏帝王出御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鲜卑族穿着汉族服饰,反映了他们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也进一步表明北魏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B项正确;当时以胖为美成为时尚,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当时绘画风格夸张豪放,不是题干表达的主旨,排除C项;北魏统一了北方,没有统一全国,排除D项。故选B项。

5.下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B.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答案】A

【解析】为了防止地方出现割据现象,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元朝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故选A;材料信息与“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无关,排除B;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元朝没有实行郡国制度,排除C;元代以“犬牙相入”的原则划分行省,与“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无关,排除D。

6.有学者称赞某个历史人物的作为:“廓清了东西方海上交通道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当时中国对国外的了解”,“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谱写了崭新的篇章”。他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白雪clev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