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
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
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
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才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
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
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
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他们对社会现实
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能自己的同情,认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之间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理想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的羁绊、
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遂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
事业的奋斗成功,认为只要各自顺应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
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是消极自保的。他们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
情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隐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
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第1页共18页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
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
行经等,凡事皆能精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这足以代
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
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
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蹈、留恋山水等。世人发现老
庄思想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世人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
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缰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
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逸
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隐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牟钟鉴《道家和道教论稿》)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是完
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
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物“。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
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
辨“一度显得茕茕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
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之后,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达到了三教合一,共同
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
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
博大的包容性,具有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
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
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
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
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再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
真正发扬光大。
第2页共18页
(摘编自韩秉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考《财务管理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pdf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5 Here and Now 教案 .pdf
- 《民法典》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附答案).pdf
- 轮轴装修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年金华义乌市卫生健康系统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 .pdf
- 2025《初中地理中考第一轮复习训练题》专题11 我国的经济发展(挖空版) .pdf
- 2024年合肥市庐江县事业单位选调真题 .pdf
- 2025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三模高考历史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佛山市三水乐投控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docx
- 《色彩小分队》 教案 2024冀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pdf
- 赤峰巴林左旗林业和草原局国有公益林护林员招聘笔试真题2024 .docx
- 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全单元听力材料 2025新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pdf
- 【《基于PSO的含风光电源机组组合优化及其应用》16000字】 .docx
- 资阳市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pdf
- 2025年广东高三5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答案讲评课件.pdf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一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pdf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2《做自尊的人》教案 .pdf
- 2024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招聘辅助岗真题 .pdf
-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S休闲食品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报告》10000字(论文)】 .docx
- 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