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四校2025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四校2025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四校2025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图片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近代史上,美国内战和俄国废除奴隶制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都废除了封建性的剥削制度

③都改变了两个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改革前的两国,都存在阻碍国家发展的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下面是合肥育英学校的小伟同学在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

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帝国起源于爱琴海区域

4.对近代科学史上的杰出人物描述正确的是

A.哥白尼:发表《物种起源》揭示进化的奥秘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缔造工业革命的钥匙

C.达尔文:提出太阳中心说改变人们的宇宙观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近代科学基础

5.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最为严重的危害是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中国的资源遭到列强的掠夺

D.中国从此遭到列强大规模侵略

6.有这样一幅世界著名油画,画中妇女温柔、典雅,面带微笑,那“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丰富的联想,这幅画是--

A.《神曲》 B.《哈姆雷特》 C.《最后的晚餐》 D.《蒙娜丽莎》

7.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1

16392

棉花

1.2

2.1

3.4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俄罗斯、日本在快速发展……中国却没等待……-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奥巴马的话说明了()

A.两极对峙的格局已经形成

B.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C.美国已经沦为次要国家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9.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A.深化了民主与科学意识 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10.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是

A.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

B.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

C.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

D.沟通南北,促进经济交流

11.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据其内在含义。阅读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

D.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

12.1924年9月,吴佩孚成为出现在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见图)。但两年后,他却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13.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4.仔细观察下列各图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亲眼见证了中国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1)请将与南京有的三幅图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2)从上面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3)请选出其中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谈谈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15.写出二战期间,粉碎德军和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文成公主入藏和顺治帝会见五世达赖喇嘛都属于民族团结友好发展的表现,①④符合题意,D正确;鉴真东渡是和日本的文化来往,也是对外的,②排除,AB错误;郑和下西洋是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不是民族关系,③排除;C错误。故选D。

2、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玥也青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