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毒素》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海洋生物毒素1

第一节概述一、海洋生物毒素的起源与转移1,海洋生物毒素2,分类①根据起源分②根据产生毒素的生物体分动物毒素植物毒素微生物毒素2

海洋产毒植物:多为藻类。如:短裸甲藻,链膝沟藻,

岗比毒甲藻,渐尖鳍藻。

5

根据毒素对人类引发的中毒症状和藻源来进行分类,常见的藻毒素可分为:6麻痹性贝毒(paralyticshellfishpoisoning,PSP)、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shellfishpoisoning,DSP)、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shellfishpoisoning,NSP)。记忆丧失性贝毒(amnesicshellfishpoisoning,ASP)海洋产毒动物:1,有毒海绵动物:海绵有毒海绵:鞘美丽海绵、细芽海绵、倔海绵、绿蜂海绵,等等。

海绵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1,多炔:普通多炔、羟基多炔、多炔酸盐及衍生物

2,肽类3,萜类

4,生物碱5,脂肪酸6,其它:甾体、聚酮

2,有毒腔肠动物:11腔肠动物有毒腔肠动物:多孔水螅、方水母、岩沙海葵、角孔珊瑚等,毒液存在于刺细胞内。12

3,有毒软体动物:12软体动物有毒软体动物:节香螺、加州海兔、仙女蛤、从商乌贼等等。其毒素主要为通过食物链富集,而非自身产生。

4,有毒棘皮动物:13棘皮动物有毒棘皮动物:长刺海星、刺冠海胆、白斑海参等。腺体分泌毒素。

5,有毒鱼类:14鱼类是海洋中的高等动物,属于脊椎动物。有毒鱼有:西加鱼类:日本鯷、革魨鱼、鲷鱼。魨鱼类:包括海星东方魨、暗色东方魨。软骨鱼类:鲨鱼、魟等

海洋毒素的转移152,毒素在不同宿主间的转移过程中可能发生结构改变,毒性不断增强。021,毒素大多是低等植物和微生物产生,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富集。01

海洋生物毒素的特点化学结构独特新颖聚醚毒素,为海洋天然产物所特有。海洋毒素的化学结构类型非常广泛。

17

作用机理特殊181,一般毒素的作用机理12,海洋毒素则作用机理23,剧毒性海洋毒素尚无抗毒剂,难以防治。3

19

毒性强烈刺尾鱼毒素与已知毒性最大的天然肉毒杆菌毒素相比只低25倍

21

海洋生物毒素的开发利用前景2211,防治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的临床药物或重要导向化合物。22,为药物分子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结构骨架33,为发现药物新作用靶位发挥特殊作用。

第二节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23化学本质

生物来源与分布河豚鱼毒素(Tetrodotoxin,TTX)的原创者是假单胞菌属的细菌

河豚肝脏对河豚毒素的富集能力01实验证明:021,人工养殖的河豚检测河豚毒素032,人工养殖中在饲料中添加河豚毒素04

01恶心、呕吐、感觉消失、血压体温下降、死亡。毒理与药理活性02专一阻断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阻碍神经传导。作用机理

27

应用前景2801.生物医学研究试剂:钠通道探针。02.止痛药,且无成瘾性。03.降压药。04.抗心律失常药。05.麻醉药。

引起贝类中毒的因素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等。赤潮毒藻产生,能引发赤潮的海洋藻类有260多种,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化学本质1,剧毒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分为氨甲酰基类:包括石房蛤毒素、膝沟藻毒素等。氨甲酰基-N-磺基类毒素:原膝沟藻毒素。由于具有连个胍基,也常归类于胍胺类毒素。

2,海藻毒素STX01化学结构02化学性质溶解性耐热性耐酸碱及抗氧化性03

生物来源海藻毒素(Saxitoxin,STX)是从阿拉斯加石房蛤和加州贻贝中提取的毒素,故亦称为石房蛤毒素或贻贝毒素(Mytilotoxin)。

毒理与药理活性34015mg即可使人毙命,其毒力与神经毒气沙林相同.02STX在国际条约中已被列为化学武器。03麻木、呕吐、呼吸麻痹、死亡。

作用机理STX其活性部位与可兴奋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位点1的氨基酸残基高亲和性,通过选择性阻断Na+内流,阻碍动作电位的形成而起抑制作用。

应用前景36CBA麻醉药。降压药。新型农药

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ShellfishPoisons,DSP)是海洋中藻类或微生物产生的一类脂溶性次生代谢产物

化学本质1,酸性成分:软海绵酸(OkadaicAcidOA)及其天然衍生物,如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I一ⅢDTXI一Ⅲ)。,中性成分:聚醚内酯,如蛤毒素(Pectenotoxins~rFXs)。,其它成分

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形成赤潮的毒藻,如鳍藻属的渐尖鳍藻。”

毒理与药理活性401,毒理主要引起腹泻012,其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023,特点是潜伏期短03

作用机理411,DSP的毒性机制主要在于其活性成分

文档评论(0)

shao1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