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沉湎(miǎn)酗酒(xù)颠簸(bō)拾级(shè)

B.咄咄逼人(duō)悲恻(cè)狼藉(jí)惺惺相惜(xīng)

C.横亘(gèn)悲切(qiē)倾颓(tuí)鸠占鹊巢(jiū)

D.沮丧(sàng)憎恨(zēng)咄咄(duō)狼烟(yān)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C.由于受疫情影响,学校决定延期开学,使得线上教学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

D.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才能有效地抵抗病毒的侵袭。

答案:D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B.《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水浒传》讲述了宋江、吴用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D.《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沙僧是二徒弟,猪八戒是三徒弟。

答案:B

二、填空题

4.补全下列名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

(2)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3)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4)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答案:(1)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春蚕到死丝方尽(3)青青园中葵(4)了却君王天下事

5.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豁然开朗:______

(2)前后矛盾:______

(3)言行一致:______

答案:(1)突然变得开阔明亮,形容心情由狭隘变得开阔。(2)说话和行动之间相互矛盾。(3)说话和行动完全一致。

三、阅读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甲】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十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先利其君者也。”

(选自《孟子》)

【乙】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选自《论语》)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叟”指老人

B.“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以”表示“认为”

C.“上下交征利”中的“交”表示“互相”

D.“苟为后义而先利”中的“苟”表示“如果”

答案:D

7.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梁惠王不应该追求利益

B.孟子认为追求利益会导致国家危亡

C.孟子认为大夫和士应该追求仁义

D.孟子认为梁惠王应该追求仁义

答案:D

8.下列关于【甲】【乙】两篇文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孟子》中的一篇,【乙】文是《论语》中的一篇

B.【甲】文中的“叟”指的是孔子

C.【甲】文中的孟子主张先利后义,【乙】文中的孔子主张先义后利

D.【甲】【乙】两篇文章都主张仁义为先

答案:A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

【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并非都是真实的,其中不乏虚假和错误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免被误导。

首先,我们要学会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不能仅仅依赖于一个来源。这样,我们才能对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学会分析信息的内容。对于一些明显的虚假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常识和逻辑判断来识别。而对于一些较为隐蔽的虚假信息,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判断。

最后,我们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在面对一些看似真实的信息时,我们不能轻信,而应该保持怀疑,通过调查和求证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选自《如何辨别信息真伪》)

【乙】

在互联网时代,虚假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打击网络谣言等。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学会辨别信息真伪,为构建健康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选自《提高媒介素养,辨别信息真伪》)

9.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都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yebaofu2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生活,热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