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2讲中国近代经济2011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
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仍然占主导)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洋务经济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官僚资本主义近代前期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有哪些表现?
所占比重1840608019002040601427495256(年)④①⑤③②注:①自然经济②洋务经济③外国资本主义④民族资本主义⑤官僚资本主义
古代经济与近现代经济的差异古代经济近现代经济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生产力人力生产工具铁器机器生产生产自动经济结构农业主导农民乡村工商业为主市民城市注意:由于中国近代的落后,古代经济形态在近现代仍有大量的保留。中国现代化任重道远
典型题例(08广东)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04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05(08苏、锡、常、镇四市联考)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01有利于西学的传播03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02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历程阶段特征时间原因概况影响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初步发展1895-1914短暂春天1912-1919较快发展1927-1936沉重打击和萎缩1937-1945陷入绝境1946-1949获得新生1949-1956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此在中国消失(获得新生)。3124解放后的情况(1949年—1956年)1949年—1952年:民族工业获得一定发展。1953年—1956年:采用和平赎买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
典型题例(08上海)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行业结构不合理。(后天畸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先天不足)特点:
四、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三重压迫(社会性质)、政局动荡①列强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的措施。③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们的爱国精神是动力。不利因素:有利因素:
提升演练(07上海)《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典型题例(09苏州五市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张謇全集》第Ⅰ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述张謇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在他的引导下,近代中国出现了哪股进步潮流?主要观点:A、工业化是西方富民强国之原因;B、只有工业建设才能创造财富(或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前提);C、兴办实业是富国御侮之道。进步潮流:实业救国。
材料二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元。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铝,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者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