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细胞增殖(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细胞增殖(练习)(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讲细胞增殖

目录

01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物质变化

【题型二】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图像)

【题型三】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02重难创新练

03真题实战练

题型一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物质变化

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中心粒倍增,核DNA分子经过复制成为16个

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在后期,着丝粒分裂,核DNA加倍,每条染色体有1个DNA分子

【答案】D

【分析】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各时期变化规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在间期,中心粒倍增,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核DNA分子经过复制成为16个,A正确;

B、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核DNA分子,B正确;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但DNA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有1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D。

2.研究发现,细胞中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由于在细胞分裂末期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成为了细胞核外的团块,称为微核。已知微核与染色体形态变化同步。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微核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缺少着丝粒

B.微核可用碱性染料染色,其主要成分与核糖体相同

C.若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微核,最好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核通过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核

【答案】A

【分析】细胞完成一次有丝分裂需经历的各个阶段:(1)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着丝粒,将染色体拉向两极,而微核存在于细胞核外的团块,微核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缺少着丝粒,无法被纺锤丝牵引进入子细胞核,A正确;

B、微核是染色体片段,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核糖体的成分是蛋白质和RNA,两者不相同,B错误;

C、题干信息可知,微核是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核外的团块,因此若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微核,最好选择处于分裂末期的细胞,C错误;

D、有丝分裂末期通过核膜、核仁重建形成两个子细胞核,D错误。

故选A。

3.DNA复制始于基因组中特定位置(复制起点),即启动蛋白的靶标位点。启动蛋白识别富含A—T碱基对的序列,一旦复制起点被识别,启动蛋白就会募集其他蛋白一起形成前复制复合物,从而解开双链DNA,形成复制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启动蛋白识别起始密码有利于将DNA双螺旋解开

B.复制叉的部位结合有解旋酶、RNA聚合酶

C.DNA双链打开及子链延伸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D.真核细胞的核DNA复制后形成的2个DNA一定位于2条染色体上

【答案】C

【分析】DNA复制的过程:①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②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A、启动蛋白识别启动子有利于将DNA双螺旋解开,A错误;

B、DNA聚合酶参与DNA复制过程,故复制叉的部位结合有解旋酶、DNA聚合酶,B错误;

C、DNA双链打开及子链延伸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个能量由ATP水解提供,C正确;

D、真核细胞的核DNA复制后形成的2个DNA可位于1条(着丝粒断裂之前)或2条(着丝粒断裂之后)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C。

题型二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图像)

4.哺乳动物成体干细胞在进行分裂时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称之为“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新的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DNA新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该子代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过程如图所示,①~⑤表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为特定的组织或细胞。

B.①分裂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