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定位精度测试
1)静态定位精度功能测试
测试点选取原则
在釆煤工作面及顺槽、掘进工作面各选择1处井下地点作为测试地点,并依据矿方采煤工作面及顺槽、掘进工作面最大进入人员数准备标识卡数量M。(注:M为该矿井的该区域的最大进入人员数)
测试步骤
下井前,应首先检查系统软件中是否有定位距离、定位方向性功能,并核查标识卡的定位刷新频率。
到达指定井下读卡器所在位置后,首先应详细记录所选读卡器的位置信息(测点名称、编号等)、设备信息(型号、名称、出厂编号),标识卡的设备信息(型号、名称、出厂编号)。如需两台读卡器完成定位功能,应记录两台读卡器的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
井下检测人员应与井上检测人员取得联系,共同确认开始进行该项测试;如果没有条件取得联系,则可约定具体测试时刻,如无特殊情况,井下应按时开始测试。
测试时,应选取10个不同的距离点位,分别完成定位测试;将标识卡分别置于各个位置,共读取不少于104卡次的定位数据,即读取不少于104/M个定位周期时间的定位数据。
以下为具体测试方法:
a)在测试区域内釆取不绝对均匀分布的方式选择至少10个距离点位,每个测点位置所放置的标识卡数量不限,但所有测点放置标识卡总数必须为M,一旦确定每个测点分配的标识卡数量,测试过程中不得再作调整。
b)将标识卡分别置于测点位置,通过通讯设备与井上人员联系,并校对时间,开始测试。共读取不少于104卡次的定位数据,即读取不少于104/M个定位周期时间的定位数据。
c)一维静态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试验后在中心站系统软件导出所有定位信息,与对应的测点位置(实际位置)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每条定位数据的误差信息,取误差最大值作为系统的最大一维静态定位误差。
设测点位置坐标为yoi,i=1,2,3…K,K为测点总数,对应测点识别卡的系统定位位置坐标为方,
j=1,2,3…T,T为在某一测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的总数(理论上该数接近测试的定位周期数),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D=MAX\yoi-yji\,i=l,2,3…K,j=1,2,3…T
d)二维静态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试验后在中心站系统软件导出所有定位信息,与对应的测点位置(实际位置)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每条定位数据的误差信息,取误差最大值作为系统的最大二维静态定位误差。
设测点位置坐标为(Xoi,yoi)=1,2,3…K,K为测点总数,对应测点识别卡的系统定位位置坐标为yji,j=1,2,3…T,T为在一个测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的总数(理论上该数接近测试的定位周期数),则定位误差为:
D=MAX(),i=l,2,3…K,j=1,2,3…T
判别准则
井下检测人员升井后,与井上检测人员共同核对前述记录内容,定位精度误差符合《贵州盘江恒普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技术协议》中定位精度要求,则判定该项功能合格。
检测过程:采取地面和井下同时进行,对带入井下防爆手机和人员定位主机校时;测试识别卡数量为3个,试验后在中心站系统软件导出所有定位信息,与对应的测点位置(实际位置)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每条定位数据的误差信息,取误差最大值作为系统的最大一维静态定位误差;以下为测试点号详情表:
测点名称
测试地点
设备型号
出厂编号
测试卡号
035F00
935大巷1500米
KTW118K(E)
2650
1113\1118\1125
标识卡
-
KJ251-K9
1113-06844、1118-06847、1125-06853
测试距离
200M
150M
100M
50M
测试时间
2024年6月30日17:00:00-18:00:00
识别距离
199.97M-1113
200.02M-1118
200.03M-1125
150.13M-1113
149.91M-1118
150.01M-1125
99.88M-1113
100.08M-1118
99.99M-1125
50.15M-1113
50.01M-1118
50.15M-1125
测试结论
最大误差为:0.15M
附图:
静态测试50米
静态测试100米
静态测试150米
静态测试200米
判别结果:核对前述记录内容,定位精度误差符合《贵州盘江恒普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技术协议》中定位精度要求,判定该项功能合格。
2)动态定位精度功能测试
测点选取原则
在采煤工作面及顺槽、掘进工作面其中一处选择井下地点作为测试地点;在下井之前规划好行进路线,在行进路线上预先选好3个测试位置点并且做好醒目标识。
测试步骤
下井前,应首先检查系统软件中是否有定位距离、定位方向性功能,核査标识卡的定位刷新频率,井下检测人员使用的摄像设备应与定位管理系统进行时间同步。
到达指定井下读卡器所在位置后,首先应详细记录所选读卡器的位置信息(
专注致力于煤矿信息智能化 煤矿机械化(Mechanization)、自动化(Automation)、网络信息(Information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