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昌国(浙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2025昌国(浙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昌国(浙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曾某为报复仇人钱某,强行将钱某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带至一处废弃工厂,随后打电话向钱某索要20万元才肯放人。曾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诽谤罪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罪名的定义和构成要件,结合题干中曾某的行为进行分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核心特征是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在本题中,曾某并非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而是通过绑架钱某女儿的方式来要挟钱某交钱,所以不构成诈骗罪。-**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该罪强调当场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并当场取得财物。而曾某是绑架钱某女儿后,通过打电话要求钱某交20万元才放人,并非当场取得财物,不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绑架罪**: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曾某为报复仇人钱某,将钱某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强行带到废弃工厂,并以此要挟钱某交20万元才放人,其行为符合绑架罪中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绑架罪。-**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曾某的行为并没有涉及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来损害他人名誉的内容,所以不构成诽谤罪。综上,曾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2、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官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办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

【答案】:A

【解析】文段按时间顺序,从夏朝到东汉,介绍了各朝代公文保密的做法,如夏朝“官藏”、秦朝用“封泥”等,重点在于历代公文保密方法,并非“封泥”演变、档案储存或史书记载文书保存办法。

3、下列选项中,可以质押的是()

A.动产和智力成果

B.动产和权利

C.智力成果和权利

D.人身权益和权利

【答案】:B

【解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权利质押则是以所有权之外的财产权为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押,可质押的权利通常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等。智力成果主要通过知识产权等方式保护,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转让、许可使用等获得经济利益,但智力成果本身一般不符合质押的条件,因为其具有无形性且价值确定和实现较复杂。人身权益与人身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不具有可让与性,不能作为质押的标的。所以能够质押的是动产和权利。

4、应将()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秉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的理念,运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举措,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A.农业生产安全

B.农产品质量安全

C.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D.农村意识形态安全

【答案】:B

【解析】该题目主要考查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关键环节以及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相关重点的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直接相关,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源头治理、标本兼治,运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等举措,能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吃到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所以此内容符合题意。农业生产安全侧重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如农机安全、农事操作安全等,这与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没有直接关联。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重点在于保护农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侵害,范围更广泛,并非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舌尖上的安全”的关键环节。农村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涉及农村地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安全和稳定,和“舌尖上的安全”没有直接联系。综上,正确答案是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7****2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cccccccccc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