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汉语考试实用技巧及试题答案概述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音字的一组是:
A.精神精良
B.感觉感激
C.神秘神速
D.简单简单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的学习成绩虽然很好,但是他的为人却让人不敢恭维。
B.她的工作态度很认真,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C.由于天气原因,本次会议决定延期举行。
D.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青年作家”。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灵魂灵验灵敏
B.谨慎谨严谨慎
C.拘泥拘谨拘泥
D.灵敏灵验灵魂
4.下列句子中,语序错误的一项是:
A.他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并且经常向有关人士请教。
B.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长时间,但是他一直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C.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
D.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
A.胸有成竹
B.雪中送炭
C.一举两得
D.一丝不苟
6.下列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
A.他在学校里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他每天早晨都会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C.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D.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7.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组是:
A.胸有成竹一举两得
B.知足常乐举世闻名
C.雪中送炭一丝不苟
D.破釜沉舟一鼓作气
8.下列句子中,语病最严重的一项是:
A.由于他的努力,他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B.这个问题虽然很复杂,但是他还是找到了解决办法。
C.他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D.他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已经连续加班了一个星期。
9.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音字的一组是:
A.车辆车站车间
B.转移转悠转向
C.突破突发突破
D.花费花费花费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的为人非常正直,深受大家的好评。
B.这个产品虽然价格较高,但是质量确实有保证。
C.由于他的努力,他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D.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实词的一组是:
A.名字、高兴、学习
B.然后、非常、这里
C.美丽、知识、幸福
D.我们、他们、你们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B.他的声音像一阵春风。
C.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她的眼睛很亮,像星星一样。
3.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
A.美丽、善良、快乐
B.学习、工作、唱歌
C.飞快、慢慢、静静
D.看见、听见、走去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B.他很聪明,学习好,为人正直。
C.这本书很有趣,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D.他喜欢运动,喜欢音乐,喜欢旅游。
5.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一组是:
A.听见、看见、走去
B.美丽、善良、快乐
C.学习、工作、唱歌
D.飞快、慢慢、静静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雨滴落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B.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C.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7.下列词语中,属于副词的一组是:
A.非常、特别、非常
B.快乐、高兴、愉快
C.已经、正在、将要
D.很好、不错、可以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的力气很大,能举起很重的东西。
B.这条河的水非常清澈。
C.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D.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9.下列词语中,属于数词的一组是:
A.一、二、三
B.很多、一些、几个
C.每天、每周、每月
D.很大、很小、很高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你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吗?
B.这本书是谁写的?
C.明天天气怎么样?
D.他为什么迟到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汉语中的“的、地、得”都是助词,用法相同。(×)
2.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语序完全相同。(×)
3.汉语中的量词“个、位、只”都可以用来修饰人。(√)
4.“在、于、到”都是介词,但用法不同。(√)
5.汉语中的“了、着、过”都是助词,但意义不同。(√)
6.“和”、“与”、“跟”都是连词,但用法有所区别。(√)
7.汉语中的“及物动词”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