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题及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试卷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试卷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王湾《次北固山下》)

(4),。(杜甫《春望》)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1)(yùn)含

(2)(dùn)煌

(3)(bó)澜

(4)(mù)然

(5)(lǜ)莽

3.用正楷字抄写下列句子。(10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共20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见贤思齐焉()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阅读《论语》十二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7.阅读《论语》十二章,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共20分)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8.文章以“散步”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9.文章最后一段中,“整个世界”指什么?(4分)

10.文章最后一段中,“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作文(共30分)

12.以“我眼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30分)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山岛竦峙

(2)老骥伏枥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文档评论(0)

laomolaom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