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三)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学校开展“听自然之声·品音乐之韵”古诗文辑录活动。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自然之声(1)“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鸟鸣诉离别之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________”,风吼诉生活之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水声诉漂泊之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常有高猿长啸,_______________,空谷传响,______________”,猿鸣诉凄清之感。(郦道元《三峡》)

音乐之韵(5)“中军置酒饮归客,______________”,边塞聆听胡曲之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_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求偶聆听琴瑟之音。(《关雎》)(7)“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行军聆听战鼓之音。(李贺《雁门太守行》)(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衰亡聆听靡靡之音。(杜牧《泊秦淮》)

2.请赏读下面书法作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对诗歌颈联的赏析。

赏析:此联跳出个人遭遇和恩怨的樊篱,表现了天地万物______________的活力,是诗人用______________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写照。

(二)

班级开展“致敬经典”文言文品读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_(2)又何间焉间: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甲、乙两文所体现的统治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何不同。

明主不以辞①尽人,不以意选士,如或好善而不择所用,悦言而不验所行进退随爱憎之情离合系异同之趣,是由舍绳墨②而意裁曲直,弃权衡③而手揣重轻,虽甚精微,不能无谬。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辞:言辞。②绳墨:木匠用来画直线的工具。比喻规矩或法度。③权衡:秤。权,秤砣;衡,秤杆。

6.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两处)

悦言而不验所行进退随爱憎之情离合系异同之趣

7.请结合学习积累或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二、文学之约(27分)

(一)

班级举办“走近汉字·诗意游晋”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斿读音:yóu解说:“游”的最早写法。甲骨文()中,左上方是一杆飘动的旗帜,右下方是一个“子”字,“子”指的是人。含义:表示一个人竖起一杆旗子。遊读音:yóu解说:因为举旗常和走路连在一起,所以有的字形又加“辶”。含义:表示举着旗帜走在路上。游读音:yóu解说:后来又加上“氵”,意思与水有关。含义①:在水中浮行或潜行。↓

材料二:

触摸平遥斑驳城墙,听晋商驼铃穿越千年时光;仰望云冈佛陀拈花,在石窟褶皱里窥见北魏烟霞。五台山雾霭涤心,壶口瀑雷鸣荡魄,晋祠周柏擎起三千载春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