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强化训练试题.docx

2025年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强化训练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强化训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道德的故事。

在法国一个小港口城市,有两位表亲,菲利普夫妇和于勒夫妇。菲利普夫妇有两个孩子,而于勒夫妇有两个孩子。他们原本是好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一天,菲利普夫妇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信中提到他们的叔叔于勒。原来,于勒曾经是一个富翁,但因为一场意外破产了。信中提到,于勒现在在一家工厂工作,生活十分艰难。

菲利普夫妇商量了一下,决定去看望于勒。当他们到达于勒家时,看到于勒一家人的境况确实很艰难。菲利普夫妇心里十分难过,决定帮助于勒一家度过难关。

然而,当菲利普夫妇提出要帮助于勒时,于勒却坚决拒绝了。他说:“我不想依赖别人,我要靠自己的努力重新站起来。”菲利普夫妇虽然感到失望,但还是决定支持于勒。

在菲利普夫妇的帮助下,于勒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于勒也在工厂里得到了提升,成为了一名技术主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菲利普夫妇的生意却遭遇了挫折,他们不得不举家搬迁到另一个城市。

于勒夫妇为了帮助菲利普夫妇,决定卖掉自己的房子。在搬家当天,菲利普夫妇得知了这个消息,十分感动。他们决定不再搬走,而是留在原地,和于勒一家一起共度难关。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文章中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3.文章通过菲利普夫妇与于勒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道德观念?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游子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请解释“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首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4分)

三、古诗文默写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请翻译下列句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2分)

2.请解释“王天下不与存焉”中的“与”字。(2分)

3.文中提到“君子有三乐”,请简要概括这三种乐分别是什么。(4分)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君子”这一概念的理解。(4分)

五、作文

题目: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章要真实感人,内容具体,中心明确;2.语言流畅,文采飞扬;3.结构完整,层次分明;4.字数在600字左右。

六、综合性学习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一故事的主要情节。(2分)

2.请结合《三国演义》,谈谈你对“智取”这一策略的理解。(4分)

3.请列举两个你喜欢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4分)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本文讲述了一对表亲菲利普夫妇和于勒夫妇之间由于财富变化而引发的故事,反映了亲情与道德的关系。

解析思路: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故事情节,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答案:菲利普夫妇最初对于勒持有同情和帮助的态度,但后来由于于勒拒绝他们的帮助而感到失望,最后在于勒一家需要帮助时,他们选择留在原地,展现了他们的善良和宽容。

解析思路:根据文章中的描述,找出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的关键词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表现。

3.答案:文章通过菲利普夫妇与于勒的关系,表达了亲情的重要性、自我努力的价值以及善良与宽容的道德观念。

解析思路:分析文章中人物的行为和态度,结合文章的主题,概括出文章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二、古诗文阅读

1.答案:“疑”在这里的意思是“怀疑”。

解析思路:理解“疑”字在文中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2.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思路: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理解诗人的情感。

3.答案: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地上的景象。

解析思路:识别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三、古诗文默写

1.答案:(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思路:回忆课文中的内容,准确无误地默写出来。

2.答案:(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欲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钱树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