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国学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
ReadingexperienceexchangematerialsofChineseClassics
(经验材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1817
汇报体会|ReportingExperience
经验材料
国学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
说明:汇报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信息共享的一种方式。对于领导来说,希
望能够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度,听取汇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只知道闷头做事会导致
信息闭塞,有时候信息更新不及时,会导致自己的工作白费。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
调整或直接使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借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
契机,我从此走上了一条学国学、教国学、用国学的国学经典之路。要想教好“国
学”,必须先自己学好“国学”。
国学经典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不仅蕴含了文人的智慧,更映射着曾经发生
在这片大地上的各具形态的朝代与生活。从古典名著中,我们领略到的不只是一
种文化,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其中的经典华章丰厚了我
的文化底蕴;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不同思想流派启迪了我的多角度思考。我
和学生一起背诵《论语》《诗经》《老子》,一起咏诵《正气歌》《春江花月夜》《陋
室铭》。我在“四书”里探求教育的大智慧,与仁慈的孔孟、睿智的老庄对话,感
悟人生的哲理……中华古典文化向我开启了一扇门,那是一扇文化的门,一扇道
德的门。何时登堂入室,可能需要我一生的努力,却是我无悔的选择。
我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
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可是否又是每一个人都继承和发扬着先
人的血统呢?,下面我谈谈我在近年在教授的班级开展“国学诵读”的情况,与各
位共同商讨:
一、成立小组,选择经典美文
第2页
汇报体会|ReportingExperience
经验材料
把全班分成4个经典美文诵读小组,优等生和后进生互相搭配,发挥“帮带”
作用,提高后进生的参与性。每小组自定诵读主题,诵读篇目可从课本、课外书
和中小学生必背百首古诗词中挑选。把时间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在课堂中以学生诵读为主,让
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优美的句子。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老师点拨。老师
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毫无心理负担,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
和优良品质,学生终身受益。《优秀古诗词》中明朝于谦的《石灰吟》教人做
人要清白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示
儿》教人爱国的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唐朝李绅的《悯农》
教人珍惜粮食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孟郊的《游子吟》中教
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二、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提高全体
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充分利用兴趣小组的时间进行朗读练习,教师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的
朗读技巧,用小组读、男女生读、轮读、领读、配乐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
的积极性与表现欲;教师参与小组活动,从选材、表现形式和技巧上给予建议。
三、保证每位学生最少完成一次诵读展示。
每天早读的时间以口语训练为依托,给予每小组一位成员的展示机会。通过
展示,小组成员课后提出优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