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30
B43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16—2019
代替DB62/T216-2007
甘加羊
2019-11-28发布2020-01-0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216—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代替DB62/T216—2007《甘加羊》,与DB62/T216—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品种来源;
——修改了外貌特征;
——增加了生产性能,将产肉性能、羊毛品质纳入生产性能,并增加了繁殖性能;
——修改了理想型体尺;
——修改了分级鉴定;
——增加了生产性能测定时间;
——删除了鉴定项目、符号、术语
——增加了鉴定方法;
——增加了结果记录;
——增加了附录。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负责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畜牧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树猛、包永清、牟永娟、郭淑珍、杨润喜、宫玉霞、才让闹日、张潭瑛、石
少英、张红霞、王文飙。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62/T216—1992、DB62/T216—2007。
I
DB62/T216—2019
甘加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加羊的品种来源、品种特征、生产性能、等级评定及鉴定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甘加羊的鉴定和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960西藏羊
NY/T1236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甘加羊
中国草地型藏羊品种的一个地方类型,系肉毛兼用型粗毛羊。
3.2
剪毛后体重
羊只剪毛后,停食12小时的空腹体重。
3.3
胴体重
羊屠宰放血后剥去毛皮、去头、去内脏及前肢膝关节和后肢趾关节以下部分,整个躯体(包括肾脏
及其周围脂肪)静止30分钟后的体重。
3.4
屠宰率
胴体重加内脏脂肪(包括大网膜和肠系膜的脂肪)和脂尾(或脂臀)重,与宰前活重之比(宰前空
腹24小时后),以百分率表示。
3.5
净肉率
胴体净肉重占胴体重的百分比,以百分率表示。
4品种来源
甘加羊是由藏族同胞长期选育形成的草地型藏羊品种的一个地方类型,中心产区位于甘肃省甘南
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甘加乡、达麦乡、唐尕昂乡。
1
DB62/T216—2019
5品种特征
5.1体型外貌
甘加羊体格较小而紧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2714-2024野生鸟类救护保育技术规范.pdf
- DB41T 2715-2024杨树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pdf
- DB41T 2716-2024农村公路承灾体灾害调查技术规程.pdf
- DB41T 2717-2024佛甲草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718-2024菊花两段根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719-2024人口综合库基础数据元规范.pdf
- DB41T 2720-2024市场主体信息库基础数据规范.pdf
- DB41T 2721-2024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规范.pdf
- DB41T 2723-2024高速公路低压配电系统养护技术规范.pdf
- DB41T 2726-2024梨晚霜冻害防灾减灾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