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第二版 课件 第8--12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与结构 --- 文学批评 .ppt

文学概论 第二版 课件 第8--12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与结构 --- 文学批评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常见的文学类型第三,儿童文学有体裁和语言的简明性与亲切性。儿童文学常见的体裁有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戏剧、儿童散文、儿童科学文艺等。第二节常见的文学类型第四,儿童文学具有广阔的开放性。儿童文学利用儿童的未知性特点,培养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因而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儿童文学需要广泛地涉及人类社会古往今来几乎所有方面的知识,化繁为简,将人类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转化,使之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和特点。第二节常见的文学类型▲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共同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价值和自身命运的探索。这是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能够互相交融的基础。如南宋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南宋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第二节常见的文学类型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1、现实型文学2、浪漫型文学3、象征型文学二、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1、现实型文学、浪漫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各自有什么特点?2、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最基本的区别在哪里?3、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基本区别。4、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各自的特点。第十一章文学欣赏目录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一、文学欣赏的内在需求二、文学欣赏的主体与客体第二节文学欣赏的特点一、审美性二、对话性三、再创作性四、差异性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一、文学欣赏的内在需求(一)认知需求(二)审美需求(三)学习需求(四)批评需求二、文学欣赏的主体与客体(一)文学欣赏的主体(二)文学欣赏的客体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概说:文学欣赏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对作品中艺术形象、艺术情境、审美意蕴的感受、体验和再创造,从而获得生活认知、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的精神活动。一、文学欣赏的内在需求(一)认知需求认知需求就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了解别样生活、体验多样人生、认知丰富人性的内在需求。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一次具体的文学欣赏心理活动,一般经过欣赏动机的发生、日常心态向审美心态的转换、审美心理建构、高峰体验等几个阶段。[美]韦勒克“一部文学作品的‘材料’,在一个层次上是语言,在另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行为经验,在又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思想和态度。”第一节文学欣赏的动机读者在与文学艺术世界中的人物交流时,通过对艺术世界的领悟,拓展了自我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人生经验,加深了对社会生活和人生、人性的理解。这些理解中包含着对世界、对人生、对人性、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因而满足我欣赏作品时的认知需求。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二)审美需求审美需求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期待获得精神愉悦、情感释放、心情舒畅,感到自由、轻松、平衡、协调等情感体验的需求。“我自己确信,在某些人身上,确有真正的基本审美需要。丑会使他们致病(以特殊方式),身临美的事物会使他们痊愈。他们积极地热望着,只有美才能满足他们的热望。这种现象几乎在所有健康儿童身上都有体现。”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三)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味思想情感,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化、精神振奋。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四)批评的动机指的是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的工作者进入阅读欣赏的内在心理动力。现实的读者有两类:一是专业读者,一是一般读者。陈晓明及其著作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二、文学欣赏的主体与客体(一)文学欣赏的主体1、概说:文学欣赏的主体指的是读者,此时的读者已经不再是隐含的读者,而是现实的读者。缺失欣赏主体参与的文学活动是未完结的过程,只有读者参与期间,文学的价值才经由读者的审美欣赏转向了社会价值的实现。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机制2、欣赏效果的影响因素第一,欣赏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在学习、生活中经过修习,形成的进行文学阅读欣赏的心理特点和实际能力的总和。这是欣赏主体进行文学欣赏活动的基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