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1T 51-2019 黑斑蛙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程.docxVIP

DB5101T 51-2019 黑斑蛙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50B50/59

DB5101

四川省成都市地方标准DB5101/T51—2019

黑斑蛙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2019-03-25发布2019-03-26实施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101/T51-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稻田的选择 1

4田间工程 1

5苗种放养 2

6养殖管理 2

7水稻种植 3

8捕捉 3

II

DB5101/T5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良玉、苏中海、唐洪、王定国、张小丽、魏文燕、杨马、陈霞、仇美红、周立新、陈健、刘家星、杨壮志、邓珏、程东进、袁晓梅、廖敏、郭中钢、吴谦。

1

DB5101/T51-2019

黑斑蛙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斑蛙稻田生态养殖中稻田的选择、田间工程、苗种放养、养殖管理、水稻种植及捕捉。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黑斑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a)的稻田生态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2148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稻田的选择

3.1稻田

要求保水性能好,田埂坚实不漏水,符合NY/T2148的规定。

3.2水源

水质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3养殖单元

一块稻田内可设多个养殖单元,一个养殖单元以100m2~500m2为宜。

4田间工程

4.1开沟

在稻田开挖宽1.0m、深0.5m~0.6m的“11”、“U”、“回”等字型沟,开挖沟的土用于稻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m~0.5m、面宽0.8m~1m,距离田埂0.8m~1m另设置高于田面15cm~20cm的平台区。

4.2进排水设施

2

DB5101/T51-2019

进排水设施宜采用PVC管(推荐Ф≥20cm~25cm),排水管呈“L”型,一端埋于环沟底部(加拦蛙网),另一端可取下,利用田内水压调节水位。进排水设施需设置拦蛙网。

4.3防逃设施

在稻田四周打木桩或铁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拦,高出地面0.8m~1.0m,埋入土中10cm。4.4防鸟设施

黑斑蛙稻田生态养殖区域设置防鸟网,高1.8m~2m。

4.5食台

食台由木条和网片构成,网片规格40目为宜。可根据养殖单元适当调整食台大小和数量。

4.6遮荫棚

在养殖沟的上方,平挂遮阳网遮荫,宽1.5m~2.0m。夏季可在田埂上种黄豆等遮阴作物。

5苗种放养

5.1苗种来源

苗种来源合法,并经检疫合格。

5.2稻田消毒

放养前7d~10d用生石灰70kg/667m2带水消毒。

5.3苗种消毒

放养前用1%~3%的食盐水对蛙苗浸洗5min~10min。5.4放养时间

待秧苗返青后投放蛙苗。

5.5放养规格及密度

蛙苗规格为(3g~5g)/只,放养量(8000只~10000只)/667m2。

6养殖管理

6.1水质调控

养殖期间,每15d~20d兑水泼洒生石灰5kg/667m2,一周后选择晴天上午泼洒微生态制剂。

6.2饲料投喂

投喂人工专用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42%,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早晚各一次,投食率为蛙体重的1.5%~5%。

6.3日常管理

3

DB5101/T51-2019

6.3.1防逃

降雨量大时,将稻田内过量的水及时排出,注意防逃网倒伏。

6.3.2巡田检查

检查田埂有无漏洞。注意检查进排水口、排水沟及防逃设施,并及时修补。6.3.3防敌害

对稻田的老鼠、黄鼠狼、蛇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清除、驱除。

6.4病害防治

6.4.1坚持预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