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重塑港A配比,回归核心资产.pdf

A股市场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重塑港A配比,回归核心资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塑港A配比,回归核心资产

A股市场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2025.5.27

证券研究报告

A股市场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2025.5.27

核心观点

展望未来一年,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牛市。从2025年四季度开始,全球主要经

济体在经济和政策周期上预计再次同步,财政和货币同时扩张,港股和A股市场将望迎来

指数牛市,风格上也会发生2021年以来的重大切换,从持续4年的中小票题材轮动,转

向核心资产的趋势性行情。配置上,建议聚焦三个长期趋势:一是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

升趋势;二是欧洲重建自主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三是中国加速完善

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的政策趋势。这三个趋势背后,还蕴含了行业选择方向上的三个

变化,一是自主可控从国产化率提升过渡到前沿原创技术能力提升;二是中欧贸易从货物

出口为主过渡到货物贸易和技术合作并重;三是内需从渠道和客单价驱动的物量消费逻辑

过渡到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驱动的服务消费逻辑。从策略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策略选择应

是重塑港A配比,进一步提升港股配置;其次是回归核心资产,聚焦新兴行业以及传统行

业的龙头公司;接着才是考虑行业选择的问题,我们建议聚焦上述三个不受贸易战影响的

长期趋势;最后才是择时问题,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可能是指数牛市的关键入局时点。

▍市场判断:等一次中美欧周期同频,开启一轮中国核心资产年度级别牛市。

1)经历过二季度风险偏好的回归后,年中市场需要时间消化盈利压力。经历一段市场

修复后,我们预计中美谈判仍将处于拉锯战模式,考虑到当前活跃资金仓位并不高,投

资者也有了4月波动的经验,未来的扰动对市场风险偏好不会形成更大冲击。宏观层面,

出口仍是长板,4月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仍明显强于去年同期;但内需依然是短板,价

格信号有待企稳,GDP平减指数累计同比连续8个季度为负,物价、房价数据仍在磨底。

我们预测2025年非金融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速将从2024年的-2.6%小幅上升至3%,但

年中相对一季度会有阶段性回落,四季度重新回升。在这个背景下,短期A股更容易陷

入题材轮动的博弈,继续消化盈利压力。

2)下半年有望看到中美欧在经济和政策周期上再次同步。美国方面,随着中期选举的

临近,越迫近年底,特朗普面对的约束会更强,美联储降息可能要继续推延,特朗普可

能需要重新回归非法移民、降税等本国问题。欧洲方面,近期消费需求受关税影响有疲

弱迹象,2024年10月开始零售指数停滞,零售信心指数走弱,但我们预计欧盟的“重

新武装”计划和德国的增支措施或将在今年三季度起逐步兑现。国内方面,2013年以来,

内部经济压力通常采用结构性政策来对冲,但总量超预期的政策往往出现在外部面临巨

大压力的时期,如果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走弱带动全球需求弱化,可能会强化第二轮内

需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这意味着中美欧有可能迎来自2021年以来经济和政策周期

的重新同步,带来宏观基本面向上的弹性,有望推动指数级别的牛市行情。复盘显示,

2000年以来中美基钦、朱格拉、库兹涅茨周期中至少有两个周期同步上行的情况共出现

4次,同步上行阶段上证指数、标普500的累计收益率平均数分别为32.3%、43.5%,

均为指数级别的大涨。

▍行情风格:四年题材轮动风格趋近尾声,核心资产趋势性行情逐渐形成。

1)四年来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将再次同步,带来宏观向上的弹性,大盘绩优成长预计

占优。我们认为下半年大盘绩优成长风格有望逐渐占优。首先,绩优股跑输亏损股的幅

度在逐年递减,2021年至2025年(截至5月16日),绩优股指数相较亏损股的超额

收益分别为-44.1pcts、-21.2pcts、-19.8pcts、-9.3pcts和-2.3pcts,跑输幅度在明显

递减。其次,目前核心资产具有明显的相对盈利优势和极强的经营韧性,盈利拐点相较

全部A股已率先出现。最后,国内具有稀缺性的优质资产积极赴港上市之后有望出现估

值溢价,A股资产的港股重估或将成为“蓝筹发动机”,带动更多的核心资产实现重估。

2)外资有望持续回流,公募考核新规落地,市场逐步从短钱定价回归长钱定价。

DeepS

文档评论(0)

沧海一粟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不能提笔控萝莉,武不能骑马战人妻,入佛门则六根不净,入商道则狼性不足,想想还是做文字民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