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4历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2010-2024.docxVIP

2010-2024历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2010-202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2024历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清末洋务派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掀起一场旨在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但史学界仍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中国近代化第一步”是指洋务运动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科技进行生产

D.开始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C

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扬州工业产品主要有铜器、毡帽、丝织品、木器、药材、海味等。扬州铜器尤其是铜镜最为驰名。中宗时曾“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列并在镜中”。

材料二?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地,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往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七。

材料三?苏州地区棉纺织业发达。……所产紫花布、斜纹布等,都是质地精良的名品,吸引各地商贾贩鬻。……嘉定县罗店、安亭、外冈等市镇,大都是“商贾辏聚,贸易花布”的“巨镇”。……丝织业也是苏州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除设有官办的织染局等丝织机构外,大量的则是分布在民间的丝织业。……随着明代日趋衰落,而民间的丝织业日趋兴盛,代表了明代丝织业发展的主体。

材料四?嘉靖以后,苏州堪称天下第一雄郡。在周围长达40里的城区内,东部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手工业区,西部是以商业为主的商贸区。在东区,“半城大约机户所居”,这里“比屋皆工织作”,“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构成了一个丝织商品生产的新天地。

——《中国运河文化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扬州经济的特色(2分)并分析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2分)

(2)苏州出现丝织商品生产“新天地”指的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为什么在明朝中后期苏州会出现这种“新天地”?(2分)

(3)?扬州和苏州的经济特色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参考答案:(1)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原因:地处运河和长江汇合处,事水陆交通枢纽,事江南物产的集散地。

(2)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原因:棉纺织业发达,大量产品投放市场,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商业市镇;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贸易发展较快;民间纺织业兴盛,商品经济深入农村。

(3)扬州:唐朝封建经济繁荣;苏州: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3.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1935~1936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民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参考答案:C

4.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十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现象出现于

A.1927年左右

B.1927~1936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

参考答案:D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10分)

材料一?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50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到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大于1.3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⑴据材料一,分析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出现这种现象的客观条件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下面反映的是中国1912年--1921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为百万海关两)

时?间?出口额?进口额?入超额

1912年?371473102

1913年?403570167

1914年?356569213

1915年?41945035

1916年?48251634

1917年?46355087

1918年?48655569

1919年?63164716

1920年?542762220

1921年?601906305

--《剑桥中华民国史》

⑵材料二反映的状况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⑶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实质问题?(4分)

参考答案:⑴、①主要表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新建企业和投资总额都有大幅度增加。

②客观条件: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⑵、一战期间,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有所减少,中国的

文档评论(0)

山水教育[全国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山水教育专注行业研报、成人教育、自考、考研考博培训,建筑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卫生系统职业资格考试、大学专业考核试题等等,欢迎垂询,助您考试成功!

认证主体成都梦创星野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4MACPUY5K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