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2025学年(下)高二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15题)、非选择题(第16题~第19题,共4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须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西周“何尊”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字样。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上述对“中国”的记载
A.诠释多地文明的融合B.反映出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体现华夏认同的形成D.分别代表地理和文化中心
2.《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至汉平帝时期“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但学者对这一数据存在不同解读:有学者删“万”字得280亿,有学者以“亿万”为亿(280亿),另有学者按“亿为十万”换算成2800亿,甚至有人直接引用原文避谈具体数值。上述解读说明
A.数据因文献传抄错漏而缺乏研究价值
B.解决争议必须以实物史料来作为依据
C.史料解读需结合文字考据和计量演变
D.《汉书》记载夸大汉代经济发展水平
3.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原址的基础上,对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下图为北魏洛阳城的复原图。这种布局体现了
A.军事防御体系的严密性
B.佛教成为北魏主流思想
C.北魏政权彰显正统地位
D.市场设立突破坊市限制
4据《资治通鉴》记载,609至610年,隋炀帝为夸耀国家富强,在洛阳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外国人可以吃喝免费。街市灯火通明,以缯帛缠树,有胡客惊叹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上述记载反映隋朝速亡的原因是
A.国富民穷导致民心丧失B.征发繁重,民不堪命
C.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D.远征高丽,财政亏空
5.西夏法典《天盛律令》规定:“借贷利息不得超过本钱,违者没收所得;民间立契须有保人,违契不偿者罚。”而宋朝法律则强调“公私债负,契约分明,违者依律科断”,“保人”不再是契约中必备的条件。上述差异反映出宋朝
A下层百姓经济负担加重B.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弱化
6.下表为学者傅斯年对历史上有籍贯可考的5700多位历史人物按籍贯和主要朝代进行了占比(%)情况统计,其中江西省在两宋时期占比变化显著。这是因为江西
籍贯
西汉
东汉
唐
北宋
南宋
明
陕西
20.58
15.97
20.4
4.31
0.99
4.51
山西
4.92
3.50
14.2
9.65
2.81
3.16
江苏
11.06
2.84
6.4
6.63
8.10
13.61
江西
0.49
0.42
0.5
5.54
13.4
1.51
A.人口南迁,政策倾斜B.经济发展,文化兴盛
C吏治清明,社会安定D.资源丰富,制瓷发达
明成祖时期,多次派遣宦官亦失哈率大规模船队巡视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授予女真首领卫所官职,建永宁寺立碑宣扬“柔化斯民”。此举反映了明朝在东北地区
A.羁縻与教化相并重B.设置军镇加强边防
C.任用宦官监视官民D.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8.明末《湖州府志》载,农户“田种稻,地植桑,塘养鱼,堤莳豆”,形成“田瘠则屑饼(豆饼)培之”的施肥体系。清初《补农书》称湖州“女纺织,男耕获,春蚕秋稻,无隙日”。这些现象表明当地农业的发展
A.依靠大量引进外来作物B.得益于农业生产工具革新
C.推动自然经济走向瓦解D.呈现多种经营兴盛的特点
9.1858年,中英签订条约明确规定:凡进口洋货纳子口税后,可免征其它内地税,但是其货主必须为洋商。这一规定引发英商不满,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中则明确规定不分华、洋商人均可享受洋货运入内地的优惠税率。这一变化
A.扩大洋货倾销市场B加剧列强资本输出
推动中国关税自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卷.docx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5年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docx
- 辽宁省沈阳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docx
- 辽宁省铁岭市多县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
- 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5年高一年级下册学期4月期中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届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南阳市2025年春期高一年级下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期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doc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下册学期4月期中(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doc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doc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doc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doc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