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
父亲节的演讲稿(20篇)
父亲节的演讲稿(20篇)
父亲节的演讲稿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母亲的爱是叮咛,父亲的爱是注目;想母亲是白发,想父亲是背影;母亲的爱是有声,父亲的爱是无声。尽管说大爱无言,可在这个父亲节将要来临之际的时候,我还是想来说几句。
父亲是一座山,胸怀宽广,容纳百川;父亲是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远离灾难;父亲是一艘船,载着我们,乘风破浪;父亲是一棵树,让我们春天能倚着幻想,夏天能靠着乘凉,秋天教我们变得成熟,冬天教我们变得坚强!
那你知道父亲节的由来吗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设立的。
多德夫人的母亲在她13岁时就去世了,是父亲威廉斯马特独自一人父兼母职抚养6个子女长大成人。白天他要辛劳地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做家务照料每个孩子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却因为经年累月的过度劳累而病逝了。多德夫人认为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她想:“为什么世界上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于是多德夫人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提议。在她的奔走努力下,华盛顿州在1910年6月19日举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父亲节聚会。
1924年,美国总统科立芝支持父亲节成为全美国的节日;1966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宣布当年六月第三个星期日,也就是斯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为美国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订为全美国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性的国定纪念日。
同学们,这个节日虽然是由外国人设立的,但它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对父亲的尊敬和爱戴,因此,我们也应当记住这个美丽的节日。父亲,和母亲一样是对我们影响最深远的人;而父爱,却没有象母爱一样得到那么普遍而直白的歌颂。由于沟通方式的性别特点,我们总是不能和自己的父亲畅快地沟通,我们一直尊重甚至依赖父亲,可是却没有办法好好理解父亲。在又一个父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在这里留下对父亲最深的祝福和告白!
乌鸦有反哺之意,羊羔懂跪乳之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它们一样知恩感恩,用心去回报父母呢让我们用自己稚嫩的手,抚平他们脸上的皱纹;用动听的歌声,驱散他们心中的烦恼;用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精神面貌,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欣慰!
父亲节的演讲稿篇2父亲1946年入党时,还在山东革命老区,全国还未完全解放,党的工作时刻受到来自敌人的威胁。20岁的他担任了乡党委书记。当时党员开会都是在半夜秘密召开,散会时还不能一块儿走,相互之间不得见面,可见当时的形势何等严峻。然而正是这种险恶的环境,才真正锻炼了父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过硬的素质和党性!
1950年,父亲放弃了较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穿上军装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去的时候他的身份是区委干部,他想到前线需要更多的英勇战士,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动员了30余名区里的优秀青年一同去了朝鲜,一入伍就任排长的他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数次立功受奖,为保家卫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朝鲜战争期间,大多数时间每人每天的口粮只有一两辣子面,三两高梁面。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抗击侵略者的斗志。
也正是因为当时恶劣的饮食条件和战斗环境,使父亲患上了终生备受折磨的胃病,并最终因此病离开人世。当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父亲被部队送回国上了3年的速成中学,幸福地扫了盲,这也是他一生的最高学历。1963年周总理提出抽调20万军队干部支援边穷地区,当时军队干部的待遇远远高于地方,但父亲没有犹豫,坚决服从了组织安排。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只是提出尽量分到靠铁路近一点的地方,以方便回家探望年迈的父母,然而最后连这点愿望也没能实现。
当年他分到湖北省谷城县,报到时,因为火车只通到襄樊,还得转乘汽车到县城边上,再雇辆板车拖上全部家当,走了十几里路才赶到县城的工作单位。那时父亲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交通条件又差,经济条件又不好,20多年里,他仅仅只有一次回山东老家探望父母。但我从未听到过他有什么怨言。1968年父亲被安排到卫生院当院长,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从上任第三天开始就被打为走资派,戴高帽、挨批斗成了家常便饭。至今我仍然清楚记得,年幼的我常常爬在窗户上,偷看父亲戴着一顶一米多高的帽子被批斗的情景。
但父亲始终不改他对党的无限忠诚。记得那时在家里,他经常在吃饭前带着一家人面对毛主席画像,背诵毛主席语录,他这样做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决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走的形式。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到他耳边时,他惊呆了,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1983年父亲接近60岁了,即将退居二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