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下期末语文试题汇编-古诗文
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
小石城山记(节选)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②、梁欐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⑤。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城西面。②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③梁欐:栋梁。④堡坞:小城堡,此处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因此作者称其“小石城山”。⑤“其疏数”二句:意思是,那些嘉树美箭,疏密相宜,起伏有致,好像是聪明人精心设置的。
2.【甲】诗中“岱宗”指______,【乙】文作者是______。
3.解释诗文中加点的字词。
(1)会当凌绝顶()(2)有仙则名()(3)良久乃已()
4.有一类诗通常先描绘客观景物,或回忆某种人生经历,然后再阐释其中的哲理或人生领悟,富有“理趣”。请你根据提示梳理【甲】诗的阅读路径。
5.对【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另一(条)路很窄向北而后面向东方。
B.另一(条)路稍微偏北而后向东。
C.另一(条)路稍微偏北而后面向东方。
D.另一(条)路很窄向北而后向东。
6.我们知晓【乙】文作者将“陋室”和“______”“______”作类比,来凸显自己的志趣;我们读懂了【丙】文作者对“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和“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这两种说法的态度是“______”(用文中原话回答),明白作者的所思所感。
7.下列对【乙】【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乙】【丙】两篇文章描述了我们面对困境时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B.【乙】【丙】两篇文章都详细地描写了遭到贬谪时寄情于山水的全过程。
C.【乙】【丙】两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两位作者各自遭到贬谪时的根本原因。
D.【乙】【丙】两位作者皆在遭到贬谪时或借物或借景来抒发自己的志趣。
【答案】2.①.泰山②.刘禹锡
3.①.登上②.出名,有名③.停止
4.①特点(或“特征”)②人生领悟(或“人生哲理”)5.B
6.①.(南阳)诸葛庐②.(西蜀)子云亭③.余未信之(或“是二者,余未信之”)7.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故《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泰山;《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定要登上那最高峰。凌:登上。
(2)句意为: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名:出名,有名。
(3)句意为:好久才消失。已:停止。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分析和主旨把握。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泰山的特征;因此第①空填景物的“特征”是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1说明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2记叙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综合运用(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作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古诗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作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课内现代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默写(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1说明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2记叙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综合运用(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作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古诗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课内现代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默写(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1说明文(答案版).docx
文档评论(0)